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内蒙古新闻网  20-04-22 10:50  【打印本页】  来源:起名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近年来,围绕阅读开展的各项精彩活动在北京西城区不断举办,阅读推广活动不断形成各种“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的新模式,打造了有温度的全民阅读。此外为迎接423世界读书日,数字阅读企业掌阅开始进一步发力阅读下乡,助力全民阅读。那么世界读书日的来历是怎样的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书是获取知识的渠道,提高人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读书日由来的内容。

  世界读书日为每年4月23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

  【阅读的重要性】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浓郁的社会,阅读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崇尚读书,才能让民族的发展保持生命的活力,而我们作为未来的主人翁,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的阅读水平事关祖国的未来,事关民族的兴衰。

  【读书日的由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建议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灵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另据图书馆杂志,世界读书日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为“圣乔治节”。节日期间,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设立目的】

  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专家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实践活动】

  据资料表明,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很多国家在这一天或者前后一周、一个月的时间内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图书馆、媒体、出版商、学校、商店、社区等机构团体在这一段的时间里,都会做一些赠书、读书等鼓励人们阅读的事情,把读书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热闹闹的欢乐节庆。

  【读书格言】

  0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0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0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0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0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张岱

  0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0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0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09、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冰心

  10、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1、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弥尔顿

  12、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13、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14、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就不能打赢海战一样。——罗斯福

  15、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鲁宾斯坦

  16、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1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