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斗·我脱贫】我家农产品卖到了大上海
内蒙古新闻网  20-04-21 22:4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讲述者: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新曙光村 苏飞小

  我叫苏飞小,今年67岁,是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新曙光村村民。我和老伴儿都是“苦命人”,我腿有残疾,她患有精神病,这些年给她看病花了不少钱,欠下很多债。

  家里只有7亩地,种点土豆、小米和黑豆。每年不管收成好坏,产出的作物都找不到什么销路,能卖出去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自己吃,我俩又吃不了多少,只能眼睁睁看着粮食坏掉,小米经常被耗子糟蹋得不成样子。算上我打零工的收入,一年不过三四千元。

  2014年,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得到了石拐区委统战部的定点帮扶。针对我家农产品卖难、卖不上价的情况,区委统战部主动帮我们联系买家、谈价格。通过种植帮销,家里每年收获的粮食没再“浪费”过一粒,都卖得“光溜溜”的,每年毛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我也很快还清了债务。在帮扶干部的建议下,我又种了2亩鹰嘴豆。2016年,我家脱了贫。国家的健康扶贫政策又彻底解决了我俩的后顾之忧,我们再也不用为看病吃药发愁了。

  去年,区委统战部又帮忙联系到上海市的一家爱心企业,订购了我家的2500斤小米和黑豆,收购价格是每斤7元钱,比本地市场价高出近2元。为了降低销售成本,及时让购买企业收到农产品,区委统战部还对接了物流快递企业,为我省下近4000元物流运输费用。真没想到,我家的农产品能卖到那么远的大城市。

  日子越过越好,我的信心越来越足。最近,我和帮扶干部说,农闲时让他们再帮我找个活儿,看门也好下夜也行,增加点家庭收入。2019年10月,我们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可以自愿用土地入股,一亩地的年收入80%作为股份分红返还村民。这下好了,我们老两口岁数越来越大,如果哪天种不动地了,还能入股合作社靠分红收入过日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晗)


[责任编辑: 杨晓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