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的 “硬核”青年
内蒙古新闻网  20-05-01 00:28  【打印本页】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钉子户”刘洋

干宣传的“好司机”

“绘图侠”的作品

  在阿荣旗交通运输局机关办公室里,有这样一群80后、90后,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之时,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党旗所指,青年所向,他们积极投身到这场不见硝烟的战“疫”中。

  办公楼里的“钉子户”

  在这个史上最长的春节假期里,宅在家里不停解锁各种美食的你,胖了可能不止三斤吧?而阿荣旗交通局安监股的刘洋,体重减了十斤。

  刘洋从1月23日就像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统计和报送各类数据和表格、卡口人员排班、管理和分发防疫物资,还要撰写汇报材料、收发紧急文件、办理应急通行证……他的工作任务也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多。

  就这样,他成了局机关办公楼里的“钉子户”。早晨你来单位,他可能在挨个卡口打电话核对数据;中午你来,他或许在清点登记防疫物资;晚上你来,他坐在电脑前跟那些永远报不完的表格较劲。早晨七点到单位,经常半夜才回家,小区居民“晚上八点以后不准外出”的制度实行的第一天晚上,他是十二点半回的家,值班的大爷说啥也不放他进去,除非有单位的工作证明,没办法他又开车回单位,自己给自己开了张证明。

  丈量边界的“绘图侠”

  这张清晰直观、一目了然的卡口分布图绘制者叫常鸿云,日常负责“四好农村路”、数据库等工作。1月23日,凌晨一点半,睡梦正酣的他被单位领导的一个电话叫醒,旗里正在连夜制作疫情防控预案,需要交通局提供全旗国省公路干线、农村公路与周边市县和黑龙江省所有交界处的路口数量及位置,为下一步设卡布控做准备,早七点前必须完成。任务紧急,他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交通数据库,逐条线路进行查找、分析、标记,哪里是边界线,边界线处有多少个交界路口,他都用绘图软件标注好序号和位置,制成既专业又直观的分布图,从行政中心出来,已经是清晨五点。

  在他所提供的边界线路口分布图的基础上,阿荣旗在边界线上的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界口处设立了87个交通卡口,涉及8个乡镇、1个农场、30个行政村。在路口分布图的基础上他又制作了《阿荣旗通往周边旗县卡口分布图》,这张图也被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局作为模板在全市进行推广。

  边界线上的卡口设立后,他开始跟随领导下乡实地踏查,督导卡口布控、警示标志设立等情况,247公里长的边界线、87个卡口,他们一处不落地走了三四遍。有一次,他们从新发乡大有庄,沿着金界壕全程步行走到向阳峪乐昌村,走了四个多小时,就为了确认卡口封堵是否严密,有没有疏漏让车辆钻空子。冬季的北方旷野,风刮到脸上刀割似得疼,雪深的地方都没过了小腿,几天不见大伙都笑他脸上褶儿平了皮肤还白了,其实都知道那是因为劳累造成的浮肿和苍白。

  干宣传的“好司机”

  25岁的谭明钰是一名退役军人,妥妥的90后小鲜肉一枚,平日里负责宣传工作。G10高速公路蒙黑界卡口刚一设立,他立刻找到领导申请去一线。上岗的第一天,心情既激动又紧张,心里有一种奔赴战场的感觉。他和局里的郭春亮、吴磊三人一组,24小时在岗负责对车辆和乘客进行信息登记和体温测量,车流量最多的一天,他们一天就登记了1000多台车、2000多个人。别人休班能抽空休息一下,作为单位的宣传干事,他还要管理单位的微信公众号,挤出时间整理发布交通系统的宣传稿件,转发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各种信息和公告。

  2月4日,从年初一就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司机王帅,由于工作原因去过莫旗需要进行居家隔离,“司机小谭”正式上线。非常时期,24小时电话畅通,随时待命,跟随领导到各卡口指导和检查工作、处理紧急情况,给一线人员送防疫物资、送日常供给,给应急车辆加油……常常天不亮就从家出发,后半夜才回家休息。最累的一天,是夜里十点半刚回家,十一点半接到紧急电话又赶回单位,凌晨四点到家,眯一个多小时又爬起来到客运站,和同事们为第一天运送复工人员返岗做准备。

  接热线的“三朵金花”

  1月29日,初莉莉、韩可和汪菊三名女生被抽调到了旗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接听有关交通出行的热线电话。不要觉得这是件轻松的工作,一天300多个电话接下来,头晕恶心、嗓子冒烟。打电话的人三教九流,问题也是各种各样,她们不仅要熟悉了解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各种政策规定,给予来电群众准确、合理的解答,还要及时将群众反馈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整理上报。最难的并不是工作量,而是总有一些人在电话里不听解释、侮辱谩骂,将不能出行的不满和火气都撒到她们头上。才22岁的韩可和汪菊,去年11月份刚到交通局上班,经常被气得哭鼻子,年龄稍长的初莉莉比较镇定,安慰她们:不管对方说什么,咱们就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骂够了、气出了他就挂电话了。

  说起机关里的年轻人,交通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邱纪文如数家珍,他曾目赌在301国道蒙黑界卡口值班的赵航,刺骨的寒风中,瘦小的身影看得让人实在心疼,想要把他调去后勤,赵航说:“咱们单位的一线人员不够,放心吧领导,我能坚持”。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牢牢守在阿荣旗南大门,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这些可爱的年轻人,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的青年担当,传递着青春正能量!(美荣)  


[责任编辑: 胡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