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尔庆村的“致富经”
内蒙古新闻网  20-05-03 07:2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支部是宝,领着村民走正道;鸡粪也是宝,为咱沙尔庆父老谋财道……”春日里,当记者走进包头市青山区兴胜镇沙尔庆村党群服务中心,大喇叭里正在播放着爬山调《夸夸我们沙尔庆》,曲调清脆响亮,悠扬动听。

  村党支部书记杜永明告诉记者:“这首爬山调是由村民自编自唱的,还有脱贫攻坚、扫黑除恶、抗击疫情等好多首自创曲调呢,平日里都会不间断播放。”

  沙尔庆村座落在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新建区内,绿树掩映,环境秀美。

  回首往昔,从解放前的漂泊生活,到建国后以种植业为生,再到改革开放后从事采沙石业、运输业,沙尔庆的村民一直在脱贫致富路上摸索前行。

  由于土地干旱,种植业收效甚微,再加上国家出台禁止私挖乱采的政策,沙尔庆村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既然种地不行,采沙石也不让,那就发展养殖业,活人哪能让尿憋死。”时任党支部书记杜永明的想法得到了全体干部群众的认可。

  2009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60亩“背风向阳”的荒山上,28栋鸡舍拔地而起,15万只蛋鸡,年产蛋450万斤。从此,村里的剩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40万元。

  10年后,全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楼房,购置了小汽车,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村民们富裕的同时,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高了。每年一到夏天,一堆堆的鸡粪,随着西北风的吹拂,致使村里的空气质量受到影响,村民们反响强烈。”

  面对这一现状,村党支部全体干部多方走访,终于找到了对策:将鸡粪通过发酵、粉碎、球磨、烘干、除尘、分离、筛选等程序,生产成有机肥,可供农作物使用,成本低,效果好。

  经过镇、村两级干部的努力和区委组织部的引导,沙尔庆村很快争取到上级扶持资金125万元。2019年7月,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动工建设,近日即将正式运营。

  指着刚刚调试好的设备,承包方负责人赵建永说:“这一项目的建成,不仅能解决村里的环境污染问题,每年还至少能为村集体经济创造20万元的效益,一举多得啊。”

  “支部是宝,鸡粪变宝,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伴着大喇叭里仍在播放着的《夸夸我们沙尔庆》,十几位老人在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广场上,载歌载舞,跳得正酣……(记者刘向平)


[责任编辑: 胡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