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钦吉如格:热衷公益事业的蒙古族姑娘
内蒙古新闻网  20-05-19 10:34  【打印本页】  来源:赤峰日报

  淳朴、善良的斯钦吉如格出生在巴林草原上,从小在牧区长大的她坚强、豁达、果敢,拥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乐于助人似乎是草原上蒙古族姑娘的天性,把别人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正是她这些年把爱心事业做大做强的真实写照。

  斯钦吉如格的老家在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看着家乡的贫瘠和牧民生活的艰辛,她从小就定下了一个目标,长大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中学毕业后,她就外出务工,凭借勤劳的双手,在城里开了自己的小店。手头并不宽裕的她,每次回老家都会拿着东西看望左邻右舍,尤其是苏木每一位孤寡老人,她成了老人们共同的孩子。从2000年开始,她开始资助家乡的敬老院,把爱全部倾注在家乡父老身上。在生活中,她成了老人们的贴心人;在精神上,她成了老人们的主心骨。2007年,她赞助了大板敬老院,定期给老人们捐钱送物、谈心聊天等。由于她的资助和关爱,加上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大板敬老院的人数也由原来的二十多名老人增加到了四十多人。

  如果说敬老是斯钦吉如格骨子里的一种孝道的话,那么助学则是她对下一代孩子们的无私奉献。旭日干曾经是查干诺尔镇的一名贫困学生,初中辍学在家,斯钦吉如格发现后,对他开展了“一对一”帮扶,使他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资助其完成了学业。这只是斯钦吉如格捐资助学的一个缩影。大板蒙古族小学、宝日乌苏镇小学、大板一中等学校的部分贫困生都受到了她的资助,圆了读书梦。这些年,她共资助贫困生50余人。

  随着接触贫困家庭越来越多,她觉得有必要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2015年,她筹建了巴林右旗“关爱之星”志愿者协会,以扶贫、环保为主线。曾80多次入户调查,60多次召集捐款会议,30多次在重大活动(那达慕、祭敖包等)组织人员捡拾垃圾,50多次组织户外环保宣传。如今在右旗及周边近千公里的土地上已经洒满了“关爱之星”。会员也从刚开始的十几个人发展到如今的六百多人,协会成员人数仍在不断壮大。协会职能也由原来的单一施爱活动发展到多层面的慈善组织。

  2017年,她带领协会成员一起去蒙古国,把爱心人士捐助物资如数送到了蒙古国,委托当地红十字会把物资分发到贫困家庭和孩子们的手中。在当地领导和热心朋友的帮助下,她带领的团队圆满完成了在蒙古国戈壁苏木贝尔省以及乌兰巴托查干达巴等地的捐助活动,得到了当地百姓和媒体称赞。

  斯钦吉如格这位朴实善良的蒙古姑娘告诉记者,她将和“关爱之星”志愿者协会志同道合的爱心使者们不断地完善协会各项服务职能,召唤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尽其所能帮助更多人。(记者 南丁 张启斌)


[责任编辑: 杨晓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