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 美丽的乡村】呼伦贝尔春光好 田间地头农事忙
内蒙古新闻网  20-05-20 07:31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5月16日,呼伦贝尔上库力农场麦场晾晒棚内一派繁忙景象。职工们给小麦种子包衣、拌肥,凯斯450牵引气吹式播种机正在抢播油菜,数名抽测员在田间地头往返,抽查测量播种深度,对播种作业严格把关,百余台作业机械安装了机车作业智能终端,实时智能获取油耗、作业质量等基础数据,为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自4月下旬以来,在呼伦贝尔垦区的万顷沃野上,机车隆隆,人头攒动,千余台播种机械、数万名职工投入到春播生产中。

  在特泥河农牧场,职工们正驾驶着播种机精准地把燕麦草播进地里。与往年播种不同,除种植常规作物老三样小麦、大麦和油菜外,农场适时调整种植策略,增加优质牧草、甜菜和中草药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在苏沁农牧场,大型播种机械在田间地头忙着加肥、播种。大兴安岭农垦刚刚在甘河、巴彦、东方红、宜里4个农场召开现场会,制定科学严密的生产实施方案,农技人员对地块进行逐一踏查确定播种顺序。

  “按照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要求,在稳定粮油合理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和品牌结构,推动生态绿色种植,种植结构呈现调优态势。”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农机科技部部长张更乾说。

  据了解,今年呼伦贝尔垦区岭西11个农场主要以强筋小麦、双低油菜、啤酒大麦为主,搭配种植甜菜、马铃薯和优质高蛋白牧草;岭东5个农场及大兴安岭垦区以双高大豆、专用玉米、优质酒用高粱和杂粮杂豆为主,重点开展旱改水水稻和中草药种植。智慧农业广泛应用到生产各个环节中,让春耕生产更加科学,保障春播生产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农时贵如金。呼伦贝尔以科技应用和先进机械为支撑,在农时、标准上精准发力,统筹谋划,抓好抓实农业生产,抓紧抓细备耕春播。今年,垦区计划总播面积570多万亩。其中:小麦131万亩、油菜108万亩、大豆137万亩、玉米67万亩、甜菜30万亩、大麦24万亩、马铃薯13.5万亩、牧草22万亩、中草药5万亩,杂粮及其他33万亩。截至目前,已播种作物185万亩,预计播种工作5月下旬全部结束。(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新军 实习生 李光明)


[责任编辑: 吴焕新]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