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案件圆满结案 老人送锦旗致谢
内蒙古新闻网  20-05-20 08:50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正北方网

  5月12日,一名古稀老人张某叩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201办公室的门,拿出一面锦旗,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执行认真暖人心。要感谢的人是执行员刘东亮。

  说起这个案子,时间要回溯到16年前。申请人张某和被执行人许某是多年的朋友,由于许某做生意急需用钱周转,作为朋友的张某便倾囊借给了15万元。天有不测风云,许某生意失败,约定的还款期限已至,许某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而苦等朋友还款的张某无奈之下将其告至新城区人民法院,胜诉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是,当时并没有查到许某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许某也杳无音信。

  时隔十几年,已是古稀的张某靠着微薄的退休金过活。张某想,过了十几年,老朋友会不会突然出现在呼和浩特市,或者法院会查到什么蛛丝马迹。怀揣着这样的心思,张某于2019年底重新来到新城区人民法院立案,申请强制执行。案子就这样分到了刘东亮的手里。刘东亮拿到案子第一时间就进行了网络查控,被执行人名下并无什么财产,之后又去了房产中心、车管所等地调查,也无功而返。刘东亮联系了申请人张某,将其约至法院,看看申请人有什么线索和突破口。然而张某也没有提供出任何有关许某的财产线索和行踪线索。案子到此,似乎陷入了僵局。

  最后,刘东亮通过被执行人以前的住所地、社区派出所、周围的邻居,以及以前交往过的朋友等等,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被执行人许某。此时的许某也已是两鬓斑白,住在呼和浩特市郊区的一个村里。刘东亮当即联系了张某,两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终于见面了。没有想象中的剑拔弩张,二人“相逢一笑泯恩仇”,许某对自己借好友钱多年未还深表歉意,而张某亦体谅好友的难处。两人在刘东亮的主持下,最终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许某当场给付了张某3万元案款,其余的承诺每月还2000元,直至还清为止。十几年的案子,到此圆满结束了。

  这是一面“迟来”的锦旗。案件早在2019年底就结案了,由于疫情影响,张某才一再推迟了送锦旗的时间。(记者 郑慧英)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