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爆出的保姆残忍迫害高龄老人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据了解,犯罪嫌疑人刚来雇主家中才8天,按照常理,应该不会因怨气而起杀心。而且令人惊悚的是,就在老人被发现离世后,该保姆竟然还异常“热心”,在旁边有条不紊地帮助老人的家人处理后事。
尽管如此极端的恶性事件只是偶然,但最近几年居家老人被保姆伤害的案例可谓屡见不鲜。再结合2017年发生的保姆莫焕晶纵火案,使我们不得不深思,对于保姆的甄选应该慎之又慎,尽管在相应的服务技术方面,各种等级技术证明都可以有所依凭,但对于职业道德上的苛求,还有相应的就业理念与劳动氛围,则路漫漫其修远兮。
根据最新数据的统计结果,当下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如此一来,对保姆行业的需求自然又会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依照发达国家同类行业的培训内容来看,他们除了有专业的服务技能培训,还有必须要学习的心理辅导技能以及相关的礼仪培训,同时在保姆正式进入工作状态时,也要通过系统的心理测试,另外,在人文关怀等方面,保姆所在的服务机构也应做的更为完善。
但是,相比之下,我国保姆行业还要面对如下问题:一是社会对保姆行业缺乏足够的宣传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导致保姆的职业幸福指数偏低;二是对应的培训力量有所欠缺,许多保姆的培训可谓是孤军奋战,自学成才;三是保姆从业人员的年龄偏老龄化,这样也就导致工作意愿不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总之,对于目前保姆行业的现状,要是能够结合国家的经济发展导向,以及相关部门制定具体规划,通过正确的职业理念引导,还有建立完善而精准的培训体系,在注重标的同时,进一步地完善本,势必能够使保姆行业走上稳健而乐观的发展方向。(王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