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通知,明确2020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10.5万名。在这当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招聘不再将教师资格作为限制性条件。当然,之所以这样放宽准入门槛,是基于疫情之下的现实情况。可在这背后,还是有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增强特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而使这项政策产生实效意义?
毋庸置疑,招聘特岗教师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尤其在某些中西部的贫困地区,师资匮乏已成为当地教育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就需要接受一部分有社会理想、有职业情怀的有志青年来有效缓解和弥补当地教育的“短板”。
对于这些有志青年来说,情愿来到这些偏远的地方,自然不是因为简单地追求待遇保障,在他们进行抉择的时候,对教育事业的眷恋和热爱应是最主要的择业动力。而在实际教学中,特岗教师一般面对的教育难题有一是工作任务可能有些繁重,而且工作环境的并非理想,还有来自社会的偏见。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就应未雨绸缪,对症下药。可采取对应的措施来增强职业幸福感。首先,要使特岗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正确而积极的认识,使他们的工作有压力的同时更有动力;其次,可以通过有序而合理的教育培训,充实特岗教师的教学内容,完善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再者,可以利用“国培计划”或者结对子帮扶等有效措施,使特岗教师的教育理念始终与前沿的教育理念相关联,而不致被忽视,被冷落;最后,学校也要采取具体措施,如打造和谐友善的工作氛围,给于特岗教师充分的施展空间等等。
总之,大规模招聘特岗教师,是时代背景下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的决策,既可以缓解就业困难,又对教育发展利好颇多,如果发展得当,则会变成利国利民的多赢之举。(王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