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邢界红:产学研并进拓展民族药发展空间守护人民健康
内蒙古新闻网  20-05-24 00:15  【打印本页】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5月23日讯(记者苏文彦) 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祖国北疆,蒙古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医药也在战“疫”路上发挥着独特的力量。

  为了进一步发展民族医药,让简、便、廉、验、捷的民族医药更好地守护人民健康,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党委副书记邢界红提出三份议案,分别从教学、科研和应用角度提出建议,希望鼓励和支持民族药进行二次开发,增设蒙药学博士点、增加蒙医药博士学位人才培养规模,以及在遴选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医保药物时单独审评民族药。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党委副书记邢界红(受访者供图)

  邢界红在议案中提出,民族医药是我国民族地区重要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富有潜力的经济资源和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民族医药通过不断的积累、总结和升华,逐步形成了独特多样、兼具简便廉验捷等特点的诊疗方式,是我国传统医药及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蒙医药为例,目前全国共有80多所蒙医医院,内蒙古各级综合医院都设有蒙医科室,8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为患者提供蒙医药服务,共有病床过万张、医务人员1.7万余人,每年接受蒙医药服务的患者近100万人次。

  特别是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邢界红和她的团队迅速梳理出15种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的蒙药,其中清肺十八味丸、清热八味丸、四味土木香散、沙参止咳汤散等11种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蒙医药预防和诊疗方案(第二版)》中推荐的药品。据统计,内蒙古自治区确诊的病例全部采用蒙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蒙医药中医药参与治疗率高达98.7%。

部分可用于防治新冠肺炎的特色蒙药(来源:通辽广播电视台)

  但与实际应用中发挥的巨大效用不成比例的是,当前民族医药的教学、研究、生产等领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短板。

  例如当前民族药普遍存在质量标准低、生产工艺落后问题,民族传统药物制剂没有经过现代新药研究所要求的动物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药理药效等科学试验,虽疗效显著却缺乏充分的科学证据,已上市多年的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因缺乏循证医学的研究产品难以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市场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

  据介绍,在各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中,蒙药等民族医药所占比重很小,2009版、2012版和201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分别收录了307种、520种和685种药物,但仅有0种、1种和2种蒙药入选。2019年医保目录中,中成药总目录包含1316个品种,其中民族药93个品种,蒙药只有28个品种。

  此外,蒙医药学科的博士学位人才培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只有蒙医学博士教育,尚无蒙药学博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小、博士点地区分布不合理等问题,部分博士学位还需要去国外蒙药教学和科研实力尚不如我们的学校申请。

  邢界红说,我国少数民族大都居住在边疆,民族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4%;我国陆地边境线长2.2万公里,其中1.9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我国有少数民族人口一亿零四百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5%。民族药是与当地生产、生活相适应的行医方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需求。

种类丰富的蒙药药材(供图:内蒙古通辽开发区)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邢界红认为,已上市药品的再评价(二次开发)成为民族药产业首先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她表示,民族药的二次开发,如改变传统剂型为现代剂型,研究处方中受保护动植物或资源稀缺药材替代品,改进生产工艺、提升质量标准,新增功能与主治、系列规范的安全性评价、一般药理学、主要药效学、主要主治症的临床研究(循症医学)等,既是对民族药的传承和创新,是培育民族药品牌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民族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深挖中医药科学内涵,是民族药产业现代化、产业化的重要内容,是民族药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之所需。

现代化的蒙药制药生产线(来源:内蒙古日报)

  为此,邢界红建议:

  一、建议国家设重大专项资金,在每个民族药中选择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疗效较好、临床需求大的重点品种,开展安全性、有效性研究特别是循证医学研究,研究清楚产品的临床定位和疗效,让优秀的民族药能够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医保目录,促进民族药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推动民族药产业更好的发展。

  二、建议以民族药药品生产企业为主体,联合国内权威研究机构,承担民族药二次开发的重大专项课题,开展民族药产品二次开发的系列研究工作。支持和鼓励开展民族药在对抗新型冠状毒,如抗肺炎及抗肺炎因子、改善微循环、抗肺纤维化等方面的疗效研究。

  三、建议支持和鼓励将民族药二次开发的成果及时得到转化,实现产品的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等内容,如从行政审评审批上支持提高后的质量标准及时收入国家标准正文,产品的工艺技术改进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得以应用。

  四、建议国家在遴选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医保药物时,充分考虑民族药品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各民族药治疗优势病种的具体情况,为民族药单独留出一定比例的名额,由民族医药专家组成主要评审专家队伍,把经过长期使用、证明疗效确切的民族药品和科技含量高、临床使用安全有效的创新药产品优先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医保目录。

邢界红(右)和同事在做实验(受访者供图)

  五、加强蒙医药博士人才培养,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通辽地区,建议在内民大增设蒙药学博士点,填补国家蒙药学博士点的空白,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蒙药创新型人才,推动蒙医药走向世界,从根本上扭转我国蒙药人才需要到蒙古国申请博士的局面,有效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同时建议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重点向西部高校和民族高校倾斜,通过逐步提升西部和民族高校学科层次、不断提升其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以优化结构布局、均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邢界红已经连续三年将蒙药议题带上全国两会。去年,邢界红提出的建议是加大对蒙药生产企业的增值税政策扶持力度,以专项资金开启正向引导,政府主导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加大人才培养教育力度,以促进蒙药生产企业优化重组、技术改造和创新创业,助力蒙医药产业发展。

  【相关阅读】 “中国蒙医药之都”——通辽

  蒙医药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蒙药材资源多达2200余种,在实践中积累了万余种疗效显著的方剂,在我国民族医药学发展史上有着突出的贡献和地位。2008年,蒙医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医传统治疗手段之一——牛角拔罐(来源:内蒙古日报)

  蒙医药理论体系系统完整、用药结构自成一体,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它诊疗手段简便、灵活、丰富,药物天然、绿色、药食同源,疗效相对确切,服务价格低廉,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在保障各族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是蒙医药的重要发祥地,有“中国蒙医药之都”之美誉,拥有全国蒙医药发展的核心区和国内最大的蒙药生产基地、蒙药材种植基地。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