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申图的“新表情”
内蒙古新闻网  20-06-01 15:27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小广场、凉亭、整齐的农舍和花池构成一幅幅乡村人居美景图

  看着圈舍里的羊羔,53岁的蒙强欣喜不已。

  50岁的温鲜花依靠养殖业脱了贫,驻村扶贫干部范文曜帮着销售她家的鸡蛋。

  每家每户门前都建有污水收集口,大大方便了村民处理污水。

  风一直呼呼地吹,突如其来的大风降温天气将人们逼回了屋里,于是田野安静、道路安静,整个板申图村变得寂静无声,只有风声在耳畔不停刮响。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为板申图村的变化而欣喜。眼前的小广场、草坪砖、草坪砖里顽强冒头的小草,文化长廊、凉亭、整齐的农舍和花池,农畜产品电商平台、颇具规模的大棚,构成一幅幅乡村人居美景图。

  01

  贫困户的新生活

  在这样惬意的心情里,我们轻轻推开了贫困户蒙强家的院门。

  干净、整洁,这是记者进屋后的第一感觉。53岁的蒙强是因为缺乏技术在2015年被识别为贫困户的,2016年他就脱了贫。墙上的“内蒙古自治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白卡”上列出了扶贫干部和村里对他实施的一项项帮扶措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其中的产业扶贫里写道:“……2017年猪鸡一体化圈舍补贴9176元,猪2头,每头补贴500元、共1000元,种公羊1只,补贴1200元,总计11376元……”教育扶贫里写道:“具体措施一:2016年‘雨露计划’1500元;具体措施二:2017年-2018年助学金共3000元;具体措施三:2019年大学生入学资助10000元。”在墙上的另一张“明白卡(2019年度)”里,可以清楚看到,种植收入、养殖收入、月薪600元的保洁员工资收入、生态补偿金……一笔笔算下来,2019年,蒙强一家人均纯收入达到8250元。

  板申图村贫困户温鲜花家同样非常整洁,透露出主人的勤劳能干。50岁的温鲜花右手有残疾,2015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得益于政府出台的帮扶措施,她不仅住上了新房,还依靠养殖业很快脱了贫。2019年3月8日,她被固阳县兴顺西镇人民政府评为2018年“脱贫致富典型”。2019年7月,温鲜花的女儿从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后,通过“三支一扶”考试,如今在固阳县农牧局工作,每月工资2400多元,温鲜花的生活从此多了更多盼头和笑声。

  板申图自然村是圪妥忽洞行政村脱贫攻坚工作卓有成效的缩影。

  02

  贫困村的新图景

  包头市委办公室秘书二科科长范文曜于2019年12月25日开始驻村扶贫工作,作为圪妥忽洞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范文曜也是蒙强和温鲜花的帮扶责任人,用固阳县兴顺西镇农牧中心主任杨东的话说:“虽然他来得晚,但工作非常扎实,不仅帮助村民代购,贫困户如果生病了,他还帮着买药,温鲜花家的鸡蛋也是他帮着操心销售……”

  圪妥忽洞行政村有8个自然村,常住人口331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导致村里的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村里的贫困发生率较高,2014年,圪妥忽洞行政村被识别为区贫村,而板申图村则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24户、50人,约占圪妥忽洞行政村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随着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技能培训、金融贷款支持、结对帮扶、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一系列帮扶措施陆续实施,圪妥忽洞村已于2017年退出区贫村,数年来累计识别的119户、25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于2019年底全部脱贫,这当中,自然也包括板申图村的贫困户。

  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是圪妥忽洞村重要的扶贫内容。大棚种植、家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集中连片规模种养殖等,无一不诉说着一拨拨像范文曜一样的扶贫干部在这片土地上的付出和汗水,尽力描绘着国家帮扶措施在这里生根、结果的感人图景。

  圪妥忽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晓燕告诉记者,他们村有三块村集体经济,一是在固阳县金山镇冯湾有8栋量化大棚,年收益3万元,另两块则全部在板申图村,2017年,政府投资40万元,在板申图村建设了3栋温室大棚,年收益3万元;2019年,政府又投资60万元在板申图村建设了一个生态养殖场,预计年收入在4.2万元左右。

  走近板申图村正在建设中的生态养殖场,一块块红砖垒成高墙,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传出羊群的叫声与村民劳动的欢笑声,昔日“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板申图正迈向富裕整洁的美丽乡村行列。(记者青萍摄影常静)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