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产业是基础支撑。近年来,东河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申请“沁园”“沁绿”“海岱蒜”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村民脱贫致富注入了源头活水,让村民致富更有奔头。
农产品“绿”意盎然
眼下,东河区沙尔沁镇鄂尔格逊村的“千亩韭菜示范基地”绿意盎然,村党支部书记胡威伟变身“网络主播”,通过直播平台向广大网友“吆喝”推销本村的特色农作物。
“一会儿要装箱、装车,工人们早上不到6点就出来了,到现在他们已经割了15000斤菜了,保证当天收割的菜当天上市。”东河区沙尔沁镇鄂尔格逊村党支部书记胡威伟说,搞直播就是想把村里的韭菜知名度扩大,让销路更好一点。
鄂尔格逊村拥有蔬菜保护地2100亩,其中韭菜种植面积达800余亩,是我市最大的韭菜露地种植地区,销售到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及山西等地。近年来,鄂尔格逊村以“党建+产业”融合模式为载体,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形成了韭菜供、产、割、销一条龙产业服务。现在,鄂尔格逊村的韭菜种植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及就业岗位,也带领村民们迈上了致富的道路。
胡威伟说:“我们支部牵头搞党建,再加集体经济创收,对贫困户安排田间地头打工就业,解决富余劳动力,全年130多人能工作5到6个月,这是一块很大的收入。去年我们村集体突破1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今年是向20万这个目标在奋斗的。”
据悉,近年来,东河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打造绿色生态品牌,助农增收致富。截至目前,东河区注册农产品商标品牌42个,发展认证经营主体21个,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161个。
致富路越走越宽
内蒙古华唯酒庄也是沙尔沁镇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几年,该公司通过体验酿酒、文化休闲等经营模式,不断吸纳贫困户就业,逐步壮大村集体收入。去年,公司带动50多名贫困户稳定增收。
内蒙古华唯酒庄有限公司负责人杨茂林介绍:“这些人90%都是附近村民,特别是一些贫困户村民,都得到了优先照顾。我们还对附近的一些特困户村民进行技能培训,给一些特殊的就业安排。”
不仅沙尔沁镇帮助贫困户走实自主脱贫的路子,河东镇也通过各种形式激活“造血”机能,让贫困户摘掉“贫困帽子”。如河东镇壕赖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苏凤仙家通过扶贫跟踪指导服务等途径,为苏凤仙的妻子徐翠英成立了家政服务公司,从最初的入不敷出到每个月能接到十几单业务,一年纯利润将近10000元。
“过去毫无希望的生活到现在幸福感越来越浓,我的小家越来越有奔头,太感谢党的好政策了。”徐翠英高兴地说。
近年来,东河区把产业发展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切入点,把龙头企业作为产业扶贫的主力军,培育国家级农牧业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6家、市级14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创新产业模式、强化产业跟踪指导服务等方式,确保贫困人员在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东河区农牧局局长杨建军表示:“在后续的巩固脱贫成果过程中,我们将过去形成的一对一包联机制继续坚持推进,确保了脱贫以后产业扶贫跟踪不断档,为农民持续增收起到积极的带动和推动作用。”(记者吴艾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