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通辽市加快推进“中国蒙医药之都”品牌建设
内蒙古新闻网  20-06-15 09:56  【打印本页】  来源:通辽日报

  通辽市是中国乃至国际知名的蒙医药重要发源地,通辽地区最早的医学记载就是蒙医,蒙医整骨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库伦旗被命名为“中国蒙医药文化之乡”。自2016年被命名为“中国蒙医药之都”以来,通辽市不断推进“中国蒙医药之都”品牌建设,蒙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蒙医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国内影响力逐步扩大。

  蒙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通辽市有全国最大的蒙药生产企业——内蒙古蒙药股份责任有限公司,最早的蒙药生产企业——库伦蒙药责任有限公司,最大的蒙药贴生产企业——内蒙古科尔沁药业有限公司。康臣药业仅“尿毒清颗粒”一个品种产值就近13亿元,内蒙古海天制药有限公司已从蒙中药材种植、加工向医康养全产业链、全方位规划公司发展方向。2019年,全市蒙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6万亩。

  蒙医药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增强了蒙中医药相关健康、文旅、科教、体验等消费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2015年,通辽市被评为“全国基层蒙中医药工作先进市”,所有综合医院、90%以上的苏木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都设有蒙中医科,80%以上的嘎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蒙中医药服务。蒙中医药科研水平不断进步,全市现有10所研究机构从事蒙中医药科研工作。内蒙古民族大学蒙药研发实验室是国家民委、教育部蒙医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今年,内蒙古民族大学和通辽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内蒙古东部区中心食品药品检验所)联合申报国家药监局蒙药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这对通辽市蒙医药的研发与培养蒙医药人才意义深远。

  今年5月,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高品质蒙药材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研讨会在通辽市召开。该项目由内蒙古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牵头,将在科尔沁区、科左中旗以及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建设4个示范基地,完成以沙棘、黄芪、甘草等20余种大宗蒙药材中药材的种植适宜性区划图和数据平台;开展高品质沙棘、黄芪等5种蒙药材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和标准化研究;建立种植区域环境选择、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绿色防治、专用机械优化等生态种植技术体系与考核体系,实现药材生产全过程质量可追溯;建立占地面积42000亩的高品质蒙药材中药材沙棘、黄芪、甘草等5种生态种植示范基地。

  4月3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关于下达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领域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由奈曼旗政府、奈曼旗国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蒙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蒙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试点项目。5月20日,在奈曼旗国安农场召开了国家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动员大会,标志着通辽市国家级蒙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正式启动。蒙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是我市蒙中药材生态化、标准化种植的迫切需求,填补了通辽市乃至自治区规模化种植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推广基地建设的不足,对通辽市高品质蒙中药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首近五年,通辽市蒙中医药科研机构承担完成各级科研项目近200项,获国家专利12个,鉴定科技成果17项;连续五年召开蒙医药产业博览会暨民族医药高峰论坛,蒙医药国际、国内影响力逐步扩大,通辽市被命名为“中国蒙医药之都”实至名归。(记者 杨朝东)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