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区:建种养扶贫产业园41处 287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内蒙古新闻网  20-06-15 15:37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晾晒药材。

  经济林增收。

  种上了大棚。

  养殖肉牛。

  售卖西红柿。

  赤峰市松山区上官地镇头把伙村村民郝延明10年前因患脑梗失去劳动能力,仅靠妻子耕种家里的山坡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自打村里建了扶贫产业园区,这一切才彻底改变。

  “我到园区种上大棚以后,不但有钱给老头子治病,还清外债,还有了存款!”郝延明的妻子一人种了2个大棚,现在大棚的西红柿每年都能收入7万多元,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据悉,松山区推出“贫困户+产业园区(基地)+N”“贫困户+到户产业+N”“贫困户+扶贫车间+N”等产业促脱贫模式,N为直接参与经营、资产收益分红、开发贫困户就业岗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等多种带贫减贫机制。

  从2014年开始,松山区整合扶贫资金1.6亿元,累计建设种养扶贫产业园区41处、扶贫产业基地20余万亩,2870户9137口贫困人口通过入园经营人均增收3200元。自2018年起,该区每年投入财政资金2000万元,根据贫困户个人发展需求列出设施农业、生猪、肉牛、露地蔬菜、中草药、经济林等10项“菜单”,累计有10125户贫困户参与10项到户产业,受益贫困人口25010人,人均年增收1350元。该区还投入财政资金900万元,因地制宜建设作坊式扶贫车间5处,让贫困户守家在地挣工资。据统计,3家扶贫车间共带动163户贫困户年增收8000元。(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赵弘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