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收官之年
他们
是与贫困作战的带头人
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
奔波于村里村外、田间地头
访村情、听民声、讲政策、献计谋
用双脚一尺一寸丈量着这片土地
用心血浇筑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他们就是
脱贫攻坚驻村干部
让我们走进他们
听听他们的故事
01
傅永新
2017年初,在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担任嘉华实业综合部部长的傅永新被派驻到固阳县怀朔镇朝力干村任第一书记。
Ta说:驻村干部就是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尽我们所能,帮助更多群众解决困难,脱贫致
△傅永新(右)在查看村民的羊。
驻村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他都熟记于心,针对不同的情况开展不同类别的帮扶。一年多来,他累计为朝力干村落实扶贫鸡5120只、扶贫羊360只、扶贫猪167头,争取300万元资金为白庙子村到北朝力干村修建了5公里的水泥路,争取230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来发展当地2000多亩水浇地,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固阳县委书记赵君评价道:“傅永新同志用真情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服务贫困群众的桥梁纽带,用实际行动刻画了新时代扶贫干部的标准像,是我们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
02
高文岗
“一个写文章的人还能扶了贫?”几年前,当高文岗被包头日报社下派到固阳县下湿壕镇陈家渠村委当第一书记时,村里人对这名扶贫干部心存质疑。
Ta说:记者照样能做好脱贫帮扶工作。
改造危房、旧房、改造羊圈、猪圈、帮助村民争取养羊资金…几年来,高文岗及村两委立足当地实际,以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工作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多方争取资金和物资帮扶,通过项目建设,力争使全村贫困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家渠村圆满完成了各年度制定的脱贫目标,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全村率先在全镇实现全村无危房。
03
姜钰峰
2017年11月,姜钰峰来到达茂旗西河乡德承永村当驻村干部。每每说到德承永村,姜钰峰总是以“我们村”开头。
Ta说:我了解他们,我说的话都能说到他们心坎里。
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贫困户顾永缺少修建羊圈材料,姜钰峰自费购得红砖、水泥,为他解了燃眉之急。得知村里国贫户杨美荣的配偶去世,姜钰峰主动协调村帮扶单位和旗民政局落实丧葬费6000元,减轻了她家的经济负担…一件一件的“小事”,让姜钰峰走进了德承永村村民的心里。从此,姜钰峰的电话,成了德承永村村民的热线,村民不管大事小情都会找他,姜钰峰总是第一时间接电话,调解、疏导、想办法。
04
张俊
张俊44岁之前的人生轨迹是从一个农村娃一路奋斗进了城当了官,担任市金融工作办机关党总支专职副书记。44岁之后,张俊重新回到农村,当起了固阳县下湿壕镇电报局村驻村第一书记,开始披荆斩棘的“创业路”。
Ta说:扶贫要扶志,提振贫困户的生活信心,使他们对美好生活有憧憬、有追求是最重要的。
张俊把开发水浇地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通过协调水利部门进行勘测,找到三处有水源的地方。经测算,三口套井需要资金30万元。张俊立即与本单位以及共同帮扶单位——包头肿瘤医院、固阳县农村信用社对接,很快每家落实10万元帮扶资金,当年三口套井就建设完工。
2015年和2016年,为配合电报局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张俊又协调有关单位,落实帮扶资金22.5万元。2017年,为新合并到电报局村委的王家渠村委改造滴灌系统筹集资金,他又积极协调帮扶合作单位捐助10万元,村民集资10万元,镇政府配套10万元,完成了王家渠的水浇地节水工程。
05
闫杰
2017年,固阳县抽调干部脱产驻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闫杰被抽调到了固阳县金山镇旧城村。
Ta说: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产业帮扶是固阳县金山镇旧城村帮扶的重中之重,2017年他为14户贫困户争取到每户20只蛋鸡,扶贫奖补猪5头,新建猪舍一处。
为了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闫杰多次深入贫困户家里,摸底并核实情况,准确掌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人因户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把这些信息录入了全国扶贫系统,并为他们发放贫困户收入明白卡。这项工作,细致而费时,那段时间,闫杰和扶贫工作小组的成员们加班加点,节假日一概不休,大家为把这项工作做好做细做实,顾不上回家,往往吃住在工作地点,半夜回家也是常有的事,闫杰虽累却快乐着,因为他说能为贫困户办点事是一件快乐的事。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他们的扶贫之路还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