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道20号】土默川上的梨园传奇
内蒙古新闻网  20-06-17 11:01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刘明山(左)、李子健(中)、王玉山(右)合影

  云双羊演出照

  西北剧影社海报

  从乾隆初年开始到嘉庆年间,走西口渐入高潮,土默川的农业得到快速发展,也为商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一代一代的口里人来到塞外,在带来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艺术,不仅促进了土默川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土默川地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对戏曲艺术的发展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默川最早接受的戏曲剧种是山西梆子,这与走西口的主体是山西人有关。山西梆子在清同治到光绪年间形成于晋中一带,其中北路梆子和中路梆子(晋剧)随走西口的山西人传入土默川地区。最初是以坐唱的形式出现,据相关资料记载,同治年间,萨拉齐同心园茶馆就出现了山西梆子的小戏班,当时主要是外地演员来搭班演出。1805年,包头建成财神庙,从正月初二接财神开始唱戏到年终结束,演出的剧种以山西梆子为主,也有河北梆子和京剧。到光绪末年,土默川上的村庄寺庙林立,而大村庄的庙前都有酬神演出的戏台,加之所供奉的神仙不同,春季要唱平安戏,夏季要唱祈雨戏,秋天要唱丰收戏。名目繁多的庙会,为各种演出提供了舞台,并带动了地方戏曲的发展。据《土默特右旗志》记载,早在清咸丰和道光年间,萨拉齐就成立了贾灿的丰州班,直到光绪26年(1900年)才散班,而清末明初成立的马如福娃娃班、侯潘龙娃娃班、明锁子娃娃班却培养了许多当地的山西梆子演员,为山西梆子在土默川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张玉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生于萨拉齐厅北只图村,13岁入马如福戏班学习,专攻花脸,由于天赋好,学艺又用功,出徒后已在包头和萨拉齐一带负有盛名。后独自闯荡河北、山西等地,博学众家之长,在晋北一带被称为“三绝”(嗓音、脸谱、表演)演员。后在张家口开办“小兴园”,每次演出声如狮吼,从此得名“狮子黑”。民国十六年(1927年)赴京在平介会馆演出,当时京剧名家金少山看完他的演出后,称赞其为“晋剧花脸祖师爷”,一时轰动京城。

  民国初,包头始有第一家剧场,称开明大戏院,主要请各地戏班演出。1935年,本地晋剧演员康佩元(九岁红)、刘明山(五月鲜)和张庆云(小狮子黑)筹资合建了“三庆茶园”,晋剧名家纷纷在此演出,如十二红刘宝山、舍命红邓有山等人。同年,包头西北剧影社落成,晋剧、京剧、评剧都曾在此演出,包头戏剧盛极一时,而最有名的演员当数“水上漂”王玉山。

  王玉山,生于1910年,山西五台人,专攻旦角,造诣颇深,因腿功非常而被群众称为“水上漂”,当地有句顺口溜:“五台出了两宗宝,阎锡山和水上漂。”全国解放后,王玉山四处奔波,邀集北路梆子艺人组建成立了包头市晋剧团,曾担任副团长和艺校校长,被称为晋剧四大名旦之一,其影响力遍及山西、河北、内蒙古和北京等地。在萨拉齐,由王月霞领衔的大众剧社于1951年成立。王月霞,1921年生于山西浑源,艺名筱月仙,因戏路宽而在晋蒙冀地区颇负盛名,后定居萨拉齐,任萨县晋剧团团长。萨拉齐人素喜晋剧,外地来的演员如果水平不高是很难落脚的,而王月霞能在萨拉齐落脚并任团长,可见其实力之强。

  土默川上有句谚语:大戏看门头脚道,小戏看红火热闹。大戏就是山西梆子,而小戏指的是二人台。二人台产生于光绪初年,1957年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陕北榆林小曲》一书中这样记载:“大约六七十年前,经过一位萨拉齐蒙古族老艺人老双羊同几位汉族艺人合作,创作了一种简单的化妆演唱形式……这就是现在流行在绥南、陕北和晋北晋西一带的二人台。”清同治年间,在蒙汉杂居的土默川上,内地人的秧歌、道情、社火码头等曲调和草原上的蒙古曲儿、蒙古民歌相互借鉴融合,加之山西梆子在土默川的盛行,二人台逐渐登上舞台。被公认的二人台鼻祖云双羊,生于1856年的土默特右翼旗孤雁圪力更村,是他将二人台坐唱发展成舞台演出。光绪末年,萨拉齐商业进一步繁华,据史料记载,当时各赌局都雇用二人台演出来招揽生意。后来二人台在土默川进入快速发展期,名艺人层出不穷,巴图淖、钟杏儿、刘银威、刘全等都成为二人台的一代大家。而作为二人台发源地的萨拉齐更是人才辈出,据记载,1950年,土右旗境内有二人台剧团40多个,演员达到300多名。1953年9月,“二人台”出国赴朝鲜慰问演出,唱片、电影也相继问世。土右旗作为“二人台艺术之乡”也为周边地区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二人台演员和师资。

  土默川上的戏剧发展到今天,晋剧和二人台同台共演,是土默川人民十分喜爱的主要剧种。而曾经活跃在土默川上的那些艺术名家,大多生于乱世,从小含泪学艺,正是他们对艺术和这片土地的热爱,才有了戏剧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传承和发展,也才有了今天的梨园之春。(周涛)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