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领头雁”——记托县古城镇党委书记吉亚楠
内蒙古新闻网  20-06-18 11:33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吉亚楠2018年5月担任托克托县古城镇党委书记,他始终本着“亲民心、听民声、解民意、促民富”的宗旨,恪守“民字为本、实字为先、干字当头”的工作理念,带领全镇2.6万多名干部群众“拔穷根、改穷业”。截至目前,381户829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水平,192户396人脱贫继续享受政策,多措并举,确保了脱贫人口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精准出实招产业拓富路

  自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吉亚楠把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推动落实,认真钻研精准扶贫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列出清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各项扶贫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他深入到贫困村、贫困户家中,全面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量身定制脱贫计划,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

  在贫困户精准识别、复核工作中,他带头深入各村农户家中查看情况、核实收入、把关评议,足迹遍布了全镇25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所有帮扶对象全部严格按照识别程序和标准进行,精准识别、复核为脱贫攻坚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吉亚楠根据镇里实际情况,决定突出抓好产业扶贫。该镇以“政府+企业+农户”的方式,累计投入资金988.4万元实施了奶牛托管、肉牛养殖、农机租赁等产业扶贫项目,全镇存栏奶牛达到了9000多头、肉牛3000多头。近20万亩农作物秸杆和颗粒果实全部用于当地畜牧业发展,8000多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人口全部参与其中。精准脱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生态环保等项目同步推进,形成了“以农养牧、以牧促农”产业格局,有力地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饲草种植业、饲料加工服务业、农民就近就业及生态环保产业发展,长期围绕畜牧产业服务的种养殖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及相关服务人员几乎遍布全镇,192户396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957元。

  镇里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充分挖掘贫困户内生动力发展到户产业,全镇共发放到户产业资金100.98万元,374名贫困人口以肉羊养殖为主的到户产业取得明显收益,人均年增收600多元。

  攥拳破难题乡村面貌新

  脱贫攻坚,基础先行。几年来,吉亚楠带领镇党委一班人抢抓脱贫攻坚政策东风,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快速通道”,在严格实行奶牛托管、肉羊养殖、农机租赁等项目建设的同时,以最强的动力、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扎实推进西黑沙图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南台基、塔布板申村两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他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狠抓村容村貌建设,组织镇、村党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结合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为25个行政村拨付资金42.5万元,在全镇范围持续进行了人居环境卫生清理,各行政村共出动机械100多台(次),人工500多人(次),清理村内垃圾5000多吨。为了能够长期维护整治成果,形成了每年全镇投入75万元用于环卫保洁工作长效工作机制,一幅幅幸福美丽的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梦想

  吉亚楠始终把“结穷亲、心连心”作为帮扶的主导思想,帮扶户的大事小情,他总是记在心上,尽心办好。在党委书记访贫问苦活动中,他发扬“人到、情到、神到、心到、力到、效到”“六到”精神,逐一对全镇25个村所有精准扶贫对象登门走访,与贫困户面对面聊家常、叙乡情、讲政策、谋发展、树信心,厚厚的民情日记里记录着全镇困难群众的信息,更承载着浓浓的爱民情怀。

  脱贫攻坚收官之际,吉亚楠与广大干部力戒形式主义,对全镇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情况、基础信息、脱贫措施、项目受益、帮扶结对等情况全部进行大排查,督促全镇对贫困户实际情况、纸质档案、电子档案适时更新,确保“机账实”相符。对中央脱贫攻坚巡视反馈意见、自治区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及巡视组反馈意见、市县常态化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台账,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对表,查漏补缺,逐一整改销号,工作质量、服务水平、帮扶成效得到全面提升。

  (呼和浩特日报记者苗青)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