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6岁的特木勒满怀憧憬,只身从正镶白旗来到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伊和宝拉格嘎查的一户牧民家中当羊倌,蓝天下的羊儿就像珍珠一样散落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令他向往、让他兴奋。在雇主家,特木勒不仅羊放得好,而且抢着干牧活,不顾脏和累。
勤劳善良的特木勒被附近的一家牧民看中了,把心爱的小女儿许配给了他。2000年,特木勒与小他3岁的娜仁图雅喜结连理,第二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这一年娜仁图雅的弟弟结婚,老人将草场进行了划分,特木勒夫妇分得一顶蒙古包、1300多亩草场、15只羊和1头牛。仅靠这些怎么能让媳妇、孩子和老人过上好日子呢?特木勒翻来覆去想了几个晚上,决定筹钱养鸡,这样既方便照顾家人,还能多挣点钱,他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大雨使棚圈顶塌了下来,娜仁图雅至今记忆犹新:“那次1200只鸡被砸死了,仅剩800只,不只是辛苦白下了,还赔了1万多元!”
特木勒意识到没有资本什么也干不成,于是2002年他一咬牙将草场租出去,带着媳妇和儿子到阿巴嘎旗北部的一户牧民家放羊。特木勒每天清晨4点起床放羊,上午9点将羊赶回来,吃完午饭再放牛、放马。可辛苦了一年,特木勒夫妇只拿到3000元钱。在牧区打工不成就进城闯一闯,特木勒认为,吃得了苦就一定能尝到甜头。在锡林浩特市,他们奔走于饭店、旅游点打零工,做过点心、做过包子、洗过盘子……
在十年的打工生涯中,特木勒夫妇干遍了苦活累活,放牧、接羔、打草、杀羊、拉网围栏,特木勒看着左手中指的疤痕,感慨地说:“唉!在东乌珠穆沁旗拉网围栏时手指被砸伤了,挣的钱全都用来治手啦!”十年的摸爬滚打,十年的披荆斩棘,凭着这股不服输、不放弃的韧劲,特木勒夫妇终于迎来了春天。2011年,他们买下雇主的3头奶牛,经过精心养殖,现在已经发展到40多头牛、100多只羊。
收入稳定了,日子也红火了起来,特木勒夫妇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儿子也顺利考上了大学。2014年,他们还开了一家名为“阿格”的奶食品店,由于他们制作的奶食品味道纯正、质量好,受到人们的喜爱,很多人成为了回头客。2018年特木勒家的纯收入达到了20万元。
人生就像五味瓶,特木勒夫妇刚品尝幸福的甜味,生活的苦涩就接踵而至。娜仁图雅说:“2019年对于我们来说太艰难了,亲人生病,我又做手术,加上奶食店生意不好,秋天还得贷款买饲草料,压力真是挺大。”特木勒接过话茬儿:“不过世上没有打不赢的仗,跌倒了再爬起来。我们养猪挣了1.5万元,卖牛又挣了2万多元,另外还有给人放牧的收入,到目前来看,今年年景还不错。等我们把26万元贷款还清了,家里的生活就能又上一个台阶了。近期,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进城买楼,给孩子上学创造更好的条件。”
谈到今后的打算,特木勒望向了远方,他说:“我们要响应政府的‘南牛北羊’战略,今后就以养牛为主。去年,我们的‘阿格奶食品’商标注册成功了,今年要申请传统奶制品加工作坊商品条形码,这样就能进入商场超市,还能在网上销售。接下来就要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做大阿格奶食品。”在特木勒说话时,妻子娜仁图雅一直深情地望着他。(记者 刁亚平 特约通讯员 于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