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助脱贫——记玉泉区小黑河镇西二道河村驻村第一书记伏凌云
内蒙古新闻网  20-06-22 08:23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作为党员,咱们走到哪里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1976年出生的伏凌云是一名蒙古族干部,1998年3月参加工作,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8年3月,伏凌云积极响应号召,向党组织报名“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同年4月被玉泉区委组织部选派到玉泉区小黑河镇西二道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咱们西二道河村因为离城区很近,所以管理起来和其他村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这里的外来住户多,因此在开展工作时,我们需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出发。”从上任那天开始,伏凌云就一心扑在该村扶贫工作上。

  “咱们村整体情况都很好,很多村民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很多家庭有农业收入,还有打工的收入,家庭经济收入非常稳定。可是,还是有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刚到村里时,伏凌云为了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她和该村党支部书记多次走访入户,了解村民们真正的困难。“不仅要了解病人个人的情况,还要将其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为家庭成员找工作、想办法增加家庭收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等等,这是帮助他们最有效的办法!”伏凌云说。

  西二道河村脱贫户樊英,2009年10月患脑梗,常年瘫痪在床,病情越来越重,生活不能自理,且看病花销支出大;妻子韩爱萍常年照顾病榻上的病人,不能外出务工,没有收入;女儿樊晓利在饭店打工,工作不固定,收入不稳定。樊英也因为自己的病情拖累家里而心情不好,总和妻子韩爱萍生闷气。伏凌云入户几次后,感觉樊英家庭没有活力和生机。于是她决定要先解决樊英夫妻的心理问题,不能因为生病而丧失生活信心。她经常入户和樊英聊天,给他送去牛奶鸡蛋等营养品,与他推心置腹拉家常,举了好多身残志坚的例子。通过多次入户谈心,樊英感觉自己有人关心,由原来对第一书记的排斥变成欢迎,由原来的闷闷不乐渐渐变得开朗,而且通过康复治疗,他从当初只能躺和坐,逐渐康复到自己能站立,自己能喝水了。这些变化都使樊英非常开心。他的爱人韩爱萍也找到了一份时间比较自由的工作,能够一边照顾樊英,一边工作。韩爱萍说:“国家这么好的政策帮我们,第一书记这样关心我们,我们不能只依靠别人,还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生活呀!”现在的樊英一家,其乐融融,总有欢声笑语,不仅生活品质有了改变,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脱贫户冯来顺一家,妻子张银兰2016年患骨髓瘤,看病花销很大,属于因病致贫。他家中有四亩土地,仅种植玉米,收入微薄。女儿冯乐茹26岁,打零工,收入不稳定。2017年底,冯来顺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享受了大病医疗、大病救助、养殖扶贫、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政策。在伏凌云的积极协调下,冯乐茹由政府引导安排到玉泉区裕隆园区草原红太阳就业。2020年4月份入户的时候,伏凌云看到张银兰穿的棉拖鞋破旧开缝,便私下和张银兰的儿媳妇联系问了她穿鞋子的尺码,没过几天,送来两双红色的棉拖鞋。伏凌云不仅将国家政策落实到户,也从日常生活细节中关心着他们。冯来顺夫妻总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伏书记和大家对我们的关心。”

  日常工作中,伏凌云经常与贫困户谈心交心,不厌其烦地与他们讲解相关文件,传达国家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帮助他们树立脱贫的决心和信心,鼓励他们自力更生早日致富奔小康。西二道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户7人,依托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在玉泉区委区政府和小黑河镇党委的带领下,已全部稳定脱贫,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伏凌云的工作得到群众认可点赞。

  为巩固西二道河村建档立卡脱贫享受政策户脱贫成果,伏凌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到脱贫享受政策户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困难,从思想上、生活上、精神上、物质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扎扎实实履行一名扶贫第一书记的职责。

  “从事脱贫攻坚已有两个年头,有辛酸苦楚,也有喜悦收获;有对家人的亏欠,也得到了干部群众的认可。”伏凌云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把西二道河村的群众带上致富路。(记者阿柔娜)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