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时评】感受爱国主义情怀,端午节不只是好吃好玩儿
内蒙古新闻网  20-06-26 18:1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又是一年端午节,新鲜饱满的粽子早已步入商家,一些学校和单位也纷纷组织活动迎接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近年来,传统节日明显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范围的同时,围绕这些节日的民俗活动也越来越多,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每到端午节,各地各种活动精彩纷呈,包粽子、缝香囊、赛龙舟……以致端午节留给许多人,尤其是孩子们的印象似乎只是好吃好玩,却不知道其真正的文化内涵。

  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其包粽子、缝香囊、挂艾草、涂雄黄、赛龙舟等每一项民俗活动,其实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历史记忆,是一个充满着爱国主义情怀、散发着传统正能量的节日。

  过端午节,绝不只是好吃好玩,可以带着孩子们深入了解、切身体验,了解端午节民俗活动背后的精彩故事和美好寓意,感受和延续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杨晓丽)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