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非遗 迎端午【图集】
内蒙古新闻网  20-06-27 17:49  【打印本页】  来源:正北方网

  众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开场歌舞《赞歌》

  记录精彩瞬间

  唱响《节日的祝福》

  舞起《马背交响》

  呱嘴表演受到市民欢迎

  现场市民也一展歌喉

  跳起优美的蒙古族舞蹈

  顶碗舞受关注

  市民现场选购草原特色文创产品

  小朋友对民族传统特色香包爱不释手

  非遗传承人展示作品

  现场制作莜面

  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通过网络平台向网友进行直播

  精彩的歌舞杂技轮番上演、一项项非遗技艺绽放魅力、精美的文创产品玲琅满目……6月25日,呼和浩特市阿拉坦汗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当日,内蒙古文化和旅游系统2020年精品演艺、文创和非遗走进景区系列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恼包村、如意广场和昭君博物院的活动也同步开展,连嗨3天,精彩不断。

  现场拉歌、杂技互动……在阿拉坦汗广场,现场欢声笑语,掌声不断,众多市民被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推出的精彩节目所吸引。优美动听的蒙古族歌舞表演、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二人台脱口秀、牵动人心的杂技表演……演艺层次丰富、水准高超,让广大市民乐享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度过了一个欢乐的端午佳节。

  本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组织承办,全区12个盟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动,主题设为“同心同行·梦圆小康”。其中,精品演艺进景区活动也是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今年复工后的首次大型演出。

  “今年的端午小长假选择了和家人在周边逛逛,没想到能遇到这么精彩的活动,既逛了景点,又看了节目,还赏了非遗,可谓一游多得,真是幸运。”来自呼和浩特市土左旗的张晓敏激动地说道。

  歌舞演艺精彩,非遗文创也不甘示弱。当日,10家内蒙古特色文创企业和10家非遗单位参展,展示展销的产品极具地域特色,文化主题鲜明,市民在观赏的同时,还可以把喜欢的物品带回家。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我特意做了凉糕、冰粉,就是想让大家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呼和浩特市文化创意联合会会长薛志刚用节庆美食唤醒着大家粽香深处的文化记忆。

  端午节3天假期的每天10时、17时、21时各一场演出,在呼和浩特市的4个景区同时开始,共计30余场演出。7月份每周六日组织活动,大召广场每天上午、下午、晚间各一场,其他3个景区每天各一场。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蔚治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活动旨在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复工复产。通过组织演艺、文创和非遗进景区活动,把优质文旅项目融入进景区,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同时借助旅游广阔的市场,促进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播推广,讲好内蒙古故事,展现内蒙古魅力,相互借势,用好文化、艺术这个最好的旅游资源,激活旅游这个广阔的文化市场。端午节3天只是一个开端,后期还会将这种模式进行总结更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体验。让游客来到内蒙古,就能欣赏到最美的景观,感受到最热情的服务,观赏到最经典的民族文化演艺,品尝到最美味的内蒙古味道,增强游客的获得感。(文/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马丽侠 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牛天甲)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