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中,率先为地方松绑的地摊经济点赞。中央文明办决定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地摊经济一时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改革开放后,中国地摊经济逐渐发展。在城市繁华密集地段进行摆地摊,可以谋生赚钱,不仅解决了许多人的温饱问题,也为许多经商者日后成就大业积累了原始资本。同时,地摊经济也方便了百姓,为百姓提供了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的商品,为城市生活增加了多彩的味道。
曾经,在地摊经济发展前期弊端和问题层出不穷,摆地摊经营后产生的垃圾,各类占道行为,商品质量低差等,给城市交通出行和整体城市形象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地摊经济在争议中艰难行进。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加之,文明城市的测评导向,地摊经济由本来的非主流走向了更加边缘的位置。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面貌。中国共产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掌控全局、统筹全局、指挥全局的重大作用,奉行人民至上的观念,确保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可想而知,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地摊经济又被提及点赞,它可以提供就业岗位、满足居民多样化生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提振人们对经济的信心。
地摊经济虽未能给人感觉“高端”,然而其自带繁荣、原生多样,恰好能重拾它带来的所有美好,为城市增加了温度,为人间注入了烟火。如果说,国家大手笔出台防疫举措,是人民至上理念的践行;作为小事物的地摊经济,亦是人民至上理念的践行,这种践行,就是纯碎地出于对就业人群的帮助,对中国经济的促动。国家放下面子,让地摊经济走红,让群众得实惠,真正做到了以民为本。
人们所顾虑和争议的地摊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在提升摆地摊者素质、规范摆地摊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措施应对中,得以减少甚至消除。不要因为自己是富人,就去嘲笑穷人;不要因为我们是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强国、第二大经济体,就嘲笑鄙视地摊经济。地摊经济有可能是最原生、最有效、最便利的调解经济活动的武器,往往简单的才是最好的。
当然,中国这么大,不能在推广地摊经济时,搞一刀切,这既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不符合中国国情。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地出台促动地摊经济的举措,使得地摊经济真正成为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抓手。当然,如果一个地方,确实不适合推广地摊经济,也不能靠行政命令去强迫,而是要找准该地经济发展的脉搏,制定出适合这个地方在疫情期间经济发展的合理举措。(石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