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前旗科尔沁镇远大村60岁脱贫户周财与邻村杨淑莲互有好感,并把婚期定在了最美的7月。为了这一天,周财盼了半辈子,这也是周财在脱贫一年的时间里喜上加喜的大事儿。“前半生生活困难,没勇气找对象。现在脱贫了,生活改善了,娶媳妇就水到渠成啦!”60岁的周财手上拿着“脱贫光荣证”一直合不上嘴,从心底里漾出的幸福底气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2016年,周财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此前,周财借住弟弟家,6.4亩的耕地年收入在1500元左右,平时干点零活补贴点家用。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周财的人生“开挂”了,2017年,从远大村搬到移民新村,新房内一应俱全,村民羡慕周财说:“这屋给个楼房都不换。”
门外10米处的产业园区是他上班的地方,美其名为“光伏巡线员”。每天早上负责到光板下察看线路有没有脱落情况,年工资达到了10000元。除此之外,从镇内远峰村、大坝沟村、远新村、湖南村等搬迁过来的18户贫困户组建起的新村,由周财负责管理,“18户长”成为周财的另一个称呼,别小看这个称呼,这可是要负起解决村民鸡毛蒜皮小事的责任的。
“前两天还帮齐云山解决烟囱返烟的事儿呢!”周财说,这个搬迁后组建的新村庄,周财算是年龄小的,很多“村民”年龄已过古稀,解决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成了“18户长”的职责,而正是这些小事儿凑成了“村庄”里的大事儿。村民齐云山的烟囱返烟,向周财反映情况后,周财第一时间就联系到了施工队,帮齐云山家解决了问题;村民赵福家往院外乱倒垃圾,周财又是将垃圾清扫干净,又是做其思想工作,渐渐让赵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解决管道漏水、劝解村民纠纷、督促庭院栽种秧苗……成为“18户长”的日常。
如今,周财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除了“光伏巡线员”和“18户长”的称呼,周财又添一称呼,那就是“小村清洁工”,年工资6000元。再加上“18户长”工资4000元、产业扶贫分红年收入1000元,周财年收入翻了10多倍,达到了20000多元。“家有梧桐树,不愁招不来金凤凰”。脱贫后不久,他在邻居的介绍下认识了邻村的杨淑莲,二人商量把婚期定在了7月。
“他待人好,为人诚实,勤劳能干,对生活充满信心。”杨淑莲这样评价周财。“结婚后,我们俩要靠勤劳和智慧创造幸福生活,还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周财的这句话引来大家热烈的掌声。(时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