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传统民俗节日里的端午节。一个小小的粽子,包裹了浓浓的家国情怀,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自古至今,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习俗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传统,但实际上,关于端午节还有我们不熟悉的传统文化小知识。
据相关历史记载,古代人们在端午节当天也会举行打扫房屋、消毒杀菌、悬挂艾草、防疫驱毒等一系列清洁活动,例如苏轼就曾在《六幺令·天中节》也描写过这样的场景: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2009年9月,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习近平总书记也经常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引经据典,宣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他特别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的写照。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从未被压垮。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依然能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一颗粽子,传递绵长情意!万众一心,传承家国情怀!让我们代代相传,肩负起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彰显深厚的民族自信,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吴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