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访贫困户“吃透”民情解民忧——记清水河县窑沟乡党委书记白世亮
内蒙古新闻网  20-06-29 17:12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我们家的土地都流转给了林果基地,每年土地流转金增加一部分收入。来这儿打工,每个月又能挣3000多块钱,不用跑到外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日子越过越好了。”清水河县窑沟乡大井沟村民张称心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挣,张称心很满足。政策帮扶加上自身勤恳,张称心一家早已脱贫摘帽。在窑沟乡,像张称心这样的脱贫户都已自立自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更是实现了从无到有。这些变化都离不开清水河县窑沟乡党委书记白世亮的努力。

  近年来,窑沟乡落实推进贫困户遍访制度并逐步形成常态化,白世亮累计走访贫困户701户次,在他的带领下,各村支部书记走访贫困户2671户次。走访中,小到解决贫困户明白卡一个数字的精准,大到解决饮水、住房、就业、医疗保障、产业发展等相关政策落实,他都亲力亲为。他带领着基层干部向贫困户宣传讲解扶贫相关政策,解答疑问难题,全部实现现场交办,清零销号,贫困户政策知晓度、满意度显著提升。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优化党员结构,白世亮认真履行党委书记抓扶贫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制定乡党委中心组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学习制度,强化班子成员思想武装,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同时,不断强化各村党支部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实现一肩挑任职5名,引进2名大学生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1名任村党支部书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选好了“排头兵”,建好了“战斗队”。进一步压实班子成员包村责任,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乡、村干部年终考核评优的重点内容,坚持驻村工作队周例会制度并强化管理,有效激发了乡、村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立足本乡实际,白世亮从增强党组织引领能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增效上下功夫,实现党组织转化提升,群众满意度普遍提高。窑沟乡围绕清水河县“地理标志”产品,结合全乡实际,实施米醋生产加工农家作坊标准化建设,完善窑沟乡米醋加工厂生产链;大力推进阳坡果品加工厂建设和林下经济、小杂粮加工等集体经济项目的发展。将“米醋做大、杂粮做精、林果飘香、沿黄风光、猪牛驴羊”的扶贫产业发展思路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机衔接。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米醋产业带动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增加5个村委村集体经济积累。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想为指导,进行柳青河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全面开展“三扶三增三提升”激励机制、“孝扶共助”扶贫工程、扶贫扶志(智)“积分争文明十星”活动、精神文明建设评选表彰活动及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精神扶贫增强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贫困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白世亮立足乡情实际,凝聚党心民心,强基础,带队伍,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办,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用心干出群众称道、组织认可的实事、好事,用真情实绩赢得了群众信赖。(记者梁婧姝)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