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有你在,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啦,能叫‘越来越好红腌菜’不?”
2020年,70岁的贫苦户张桂兰大娘有了一份自己的事业。她的红腌菜,在一对一帮扶干部石拐区医保局办公室主任范莉的精心打造下,成了网红产品。冬天没吃完的腌咸菜,张大娘绿色炮制后,改头换面,装进小塑料桶、贴上标签,摇身一变成了1640元的收入。包装桶上,张大娘灿烂的笑容,正讲述着这个党员“闺女”给他们老两口带来的“越来越好”的日子。
范莉虽然不是张大娘的亲闺女,但如今却是老两口最依赖的亲人。2017年5月,范莉和张大娘老两口结成帮扶对子,从那时起也结下了不解的亲情。
张大娘患有冠心病、脑梗,老伴郝士斌患有脑梗,老两口没有劳动能力,还不定什么时候需要住院治疗。每次住院,范莉就忙前忙后,从联系医院,到医保兜底报销全部由她一手帮助经办。每到脑梗容易犯的季节,范莉总是提前准备,老人一有复发的症状,她就赶紧带他们去输液治疗。
今年1月6日,范莉突然接到张大娘的电话,说自己后背疼浑身冒汗很难受。有医学常识的范莉马上意识到,
张大娘很可能是冠心病发作。她立刻打电话联系张大娘的女儿,让她马上送老人去医院。由于抢救及时,张大娘捡回了一条命,“医生都说再晚来几个小时就危险了。”
自己有儿女,为什么张大娘不舒服会第一个给范莉打电话?其实这些年来,老两口早已习惯了这样。“闺女,屋顶漏水了,这可咋办呀?”“闺女,大娘这眼睛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了,也不知道是咋回事。”“闺女,明天过节了,你来大娘家过哇。”……
在两位老人心里,范莉就是他们最能依赖的亲闺女。而在范莉的心里,也把两位老人当成父母一样让他们依赖。虽然路途远,但范莉每个月总要往老人家跑好几趟。袋子里的面还多不多、桶子里的油还满不满、老人身上的衣服需不需更换……再上门时,范莉经常是两手满满,不是吃的就是用的要么就是穿的。院子脏了拿起笤帚就扫,玻璃脏了拿起抹布就擦,看着范莉忙碌的身影,两位老人露出幸福的微笑。
结对三年来,范莉先后帮老两口鉴定了慢性病,帮张大娘联系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还联系相关部门帮他们修补了屋顶。有这个“闺女”在,老两口的日子越来越好、越来越踏实。
今年3月份,张大娘非要把自己晾晒的一袋红腌菜塞到范莉的包里。范莉不肯要,张大娘哽咽地说:“闺女,你把我们当自家人,我们也把你当亲闺女。我没有值钱的给你,就这点红腌菜你拿去尝尝,不值钱,却总是大娘的心哇。”
范莉扭不过张大娘,把红腌菜拿回单位跟同事们一分享,却分享出了一个好商机——帮张大娘卖红腌菜。说干就干,她先跟村里的第一书记交流了想法,然后又跟市场监管部门咨询了卫生许可。得到肯定的答案后,范莉亲自设计了产品标签,购买了包装罐,并通过微商营销、多媒体推广等方式,让“越来越好红腌菜”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产品,短短两个月就帮助张大娘卖掉了170多桶红腌菜,增收一千多元。
看着包装罐标签上张大娘灿烂的笑容,看着张大娘从心而发的名字“越来越好”,有着12年党龄的80后党员范莉觉得自己同样收获良多。“脱贫帮扶的这三年是我离百姓最‘近’、听到声音最‘真’、感触最‘深’,心情最‘切’的时光。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参与脱贫攻坚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我也很骄傲,作为一名党员,我成为了扶贫战线上的一员,有党的好政策,有我们上下同心、多方努力,这场攻坚战,一定打赢!”(记者 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