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艰险越向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
内蒙古新闻网  20-06-30 10:36  【打印本页】  来源:中国江苏网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现在到年底只剩下200天左右时间,脱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到了检验战果和成效的时候,也到了检视问题短板并奋力拼搏加以解决的关键时刻。

  “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一线扶贫干部,更要奔着这个目标,攻城拔寨,坚决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把信心立得更坚定一些。战疫路上叠加战贫,确实加大了脱贫攻坚的难度,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党一路走来,从不缺乏逆境求生、化险为夷的高超智慧和经验。在这些日子里,脱贫故事依旧每天发生在神州大地:今年2月,河南省宣布卢氏、嵩县等14个国定贫困县正式脱贫摘帽,至此,河南53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今年5月,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已实现整族脱贫……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战“疫”中国始终坚定信心,不打折扣完成“硬任务”,巩固已有脱贫成果。

  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目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我们既要拿出硬任务的铁尺子来科学评估各地进展状况,也要善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本地区本领域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奔向共同富裕。柞水县的“小木耳,大产业”,大同云州的黄花“致富花”,吴忠市红寺堡镇弘德村的扶贫车间……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打牢脱贫攻坚的基础,产业扶贫也能结出“致富果”,易地扶贫也能安居乐业,生态绿也能带来百姓富。

  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短板就是脱贫攻坚中的弱项。“补短板”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要破解贫困,既要在“补短板”上用心,更需要在“强弱项”上下功夫。“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要着力补齐“精神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着力补齐产业短板,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脱贫攻坚,从严从实是要领”,要着力补齐作风短板,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过硬作风交出脱贫攻坚合格答卷。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冲锋号已吹响,我们只能一往无前。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绷紧弦、铆足劲,向贫困发起总攻,就一定能高质量打赢收官战,让老百姓的笑脸成为脱贫成绩簿上最美的画面。(星辉)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