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虚报冒领荒地征收费的人被处分了,该退的钱也退了。”“纪委这工作干得好啊。”呼和浩特土左旗台阁牧镇的几位村民正在“村民说事室”谈论着。
据了解,土左旗台阁牧镇为了让群众话有地方说、疑有地方问、理有地方评、事有地方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在部分行政村设立了“村民说事室”。
“我们通过‘村民说事室’解决群众问题的同时,采取‘回一趟家、吃一顿饭、办一件事’的‘三个一’工作法,主动走进群众家中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今年上半年,包括‘村民说事室’调解问题事项在内,已为群众办理实事200余件。”台阁牧镇党委副书记陈建军表示。
近日,笔者走进台阁牧镇达尔架大东营村委会,在一排排整洁有序的“三务”公开栏前,一名村干部正在将最新的低保名单、扶贫政策、收支明细等信息贴在公开栏上。
据了解,土左旗纪委监委创新“三务”公开宣传模式,采取“9+驿”的公开方式,通过公开栏、阳光“三务”平台、村村响、LED屏、二维码、微信工作群、宣传购物袋等9种宣传载体,融合音频、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以及群众关注的公开事项在土左旗阳光“三务”驿站公开,实现了从“墙上”到“网上”再到“指尖”的宣传,做到让群众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懂。截至6月,全旗累计公开党务4万余条,政务2万余条,村(居)务5.8万余条,村级财务3.9万余条。
“现在这个公开栏办得太好了,内容分类也明确了,公开也及时了,我们想办甚事情,想了解甚情况,给村干部打个电话或者扫一下二维码很快就能解决!”一名刚在村委会办理完外地流动人口居住证明的群众感慨地说。
为进一步明晰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保障各项工作协调有序开展,台阁牧镇列出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两张清单”,构建权责对等的责任分解体系,切实保障“两个责任”落到实处。以为民办事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充分发挥包联+监督作用,压实包联责任,精准把脉化解基层矛盾。全面推行“三种会议”,即问询质询会、综合研判会和村务通报会,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切实把群众的大小事办实办好。通过建立《干部包联制度》《公开反馈制度》等五项制度,严格落实“一线工作法”和“闭环工作法”,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确保各项工作落在实处,抓出成效。
“刚开始,大多数村民对干部下沉入户持怀疑态度,我们通过走进群众家中,讲政策、拉家常,慢慢地村民开始向我们诉说一些困难,反映一些问题。”土左旗纪委监委包联干部感慨地说,“如今村民解决问题和困难,只要有5户以上联名就可以向村委会申请召开问询质询会;如果当时解决不了,村委会会向镇党委申请,通过干部下访调查,召开综合研判会解决。”
今年1—6月,全镇召开“三种会议”60场,解决矛盾纠纷问题100余件,台阁牧镇信访同比下降73.3%。
据悉,今年以来,为全面有效解决基层治理这一大难题,针对农村基层矛盾问题反映多、群众投诉举报多、权力监督盲区多等“老大难”问题,土左旗纪委监委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亮点”基层治理新模式,着力找问题根源、强监督管理,不断织牢织密基层干部廉洁用权“防护网”,全面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今年上半年,全旗包联领导下访8次,接待群众300余人次。受理“微腐败”案件156件,党纪处分33人,组织处理15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全旗信访总量同比下降63.4%,群众满意度达84.0%,公开反馈率100%。
土左旗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像台阁牧镇达尔架大东营村这样的村庄,在土左旗还有好多,它们真真正正地把“家底”亮出来、把干部行动亮起来、把群众心里亮起来、把村容村貌亮起来,给百姓明白、还干部清白,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着坚强的政治保障,也在带领全村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奋力奔跑。(通讯员王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