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东达山“云”游端午节
内蒙古新闻网  20-06-30 15:19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日报

  □文/图记者郭健

  记者王舒实习生陈希赟

  本报讯6月25~27日,农历端午节期间,2020年青山区东达山“荷·和·风雅”网络艺术节在兴胜镇东达沟村举行。与此前两次端午艺术节不同的是,受疫情影响,此次艺术节全程通过新华网、抖音线上直播的方式呈现,给市民带来全新角度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体验。

  上午9时30分,一场主题为“面塑遇上音乐”的网络直播在邢茹面塑工作室开播。面塑非遗传承人邢茹将讲堂搬到了线上,通过与主持人互动,将面塑的由来、特点、做法、分类、端午节面塑的典故等内容生动有趣地呈现给观众。直播期间,不时会有与面塑典故相关的文艺表演穿插其中。

  九原区乌兰牧骑队员王丽一边演唱《走西口》,一边跟邢茹学做花馍。她说,我是第一次在传统节日里把歌声和传统的面塑艺术结合在一起,不仅用歌声把祝福送给大家,也希望大家加深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感觉这样做很有意义。”

  新华网直播间的统计数据显示,“面塑遇上音乐”的实时观看人数最高达到17000多人。而平时,邢茹面塑工作室在培训村民之余,还走在多家学校,在师生中传承非遗艺术。邢茹说,用市民喜闻乐见的直播形式传播我们的非遗文化,一定会让更多观众认识花馍、爱上花馍,并且愿意抽出时间去学习这项技能。

  在东达山艺术区另一端的鹿文化艺术馆,主题为“荷·和·风雅”的杨森茂国画作品展也在端午节当天开展。50多幅极富生命力的水墨丹青画作,也在线上为广大美术爱好者带来了难忘的视觉享受。国画艺术家杨森茂说,这次画展主要是荷花作品,借“荷花”象征“和谐社会”,虽然大家不能到现场观赏,但可以在网络上互相切磋。

  2017年以来,青山区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东达山艺术节,叫响了传统文化的品牌效应。今年的网络艺术节活动内容同样丰富,三天时间里,面塑、剪纸、抗疫艺术展、传统老浆凉糕制作、大福林包子制作等多场精彩直播轮番登场。青山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孙耀军说,在艺术体验区有非遗传承人展示绝活儿,在艺术大讲堂有名家开办的文学作品赏析讲座,还有诗歌朗诵会,将不断丰富市民的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对推进新时代群众性文明建设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 胡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