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撑起阿荣旗特色产业一片天
内蒙古新闻网  20-06-30 19:5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虽然我养了20多年蚕,但每年总得看到你们说这些蚕种合格我才能放心。”蔡龙江笑着说,“这些蚕业站的工作人员可是我们的老熟人了,他们每年从暖茧制种开始就一趟趟来给我们作技术指导,生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影响秋天收成,真是比我们自己还要上心。”

  这两天,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屯农场蔡龙江的家里来了几位“老熟人”——由呼伦贝尔市蚕研所、阿荣旗蚕业管理工作总站组成的蚕业技术指导小组的技术人员。43岁的蔡龙江从20岁开始养蚕,这一干就是23年。2019年,他放 养两 把剪 子的 茧种 ,净赚 了15万元。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普及,阿荣旗蚕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调查统计,阿荣旗现已成为内蒙古最大的柞蚕生产基地、柞蚕良种繁育基地和蚕茧集散地,柞蚕单产和蚕农收入均居全国之首。

  为稳 步提 高蚕 种产 量,稳定蚕种价格,扩大销售渠道,解决蚕种场附近村屯剩余劳动力收入问题,阿荣 旗柞 蚕实 验种 场和 珍珠蚕种场逐步改变过去靠收承包费和保种费过日子的“保守”观念,由过去的为蚕种场培育蚕种变为现在 的统 一向 蚕农 提供 优质 蛾卵,并向外省销售蚕种、蛾卵,从而增加工人收入和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今年,2个蚕种场45户蚕农参 与制 种达 896把 ,预计 每把蚕种增加收入2500元左右,仅制种预 计增 收220余 万元 ,户均 增收近 5万 元,为阿 荣旗 蚕业 丰收奠定基础。

  2019年,阿荣旗蚕场面积47万亩,放养柞蚕稳定在4016把,养蚕户5035户,繁育各级种茧178把,商品茧和种茧产量分别为750余万公斤和14万公斤。全旗蚕业综合产值达2.05亿元,全旗农民人均增收近950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玉琢 阿荣旗融媒体中心 王思琪)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