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在脱贫攻坚一线不负好时光
内蒙古新闻网  20-07-01 10:27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4月30日,张骅(左)在远新种植专业合作社查看杂粮生产包装情况。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今年35岁的张骅是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远新村的驻村书记。 2017年12月,张骅从北京林业大学来到贫困的远新村。这名“博士书记”刚到村里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调研——张骅白天走村入户,晚上整理记录,摄氏零下20多度的气温,也没有吓退他。他用一周时间走访50余户贫困户,又下功夫研究了全村300多户村民的家庭档案。

  面对产业落后、种植单一的远新村,张骅为村民解难题、办实事。在北京林业大学的资金支持下,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进行杂粮加工包装;种植特色农产品,引进经济效益更高的黑糯玉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制定因地制宜的庭院经济发展项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远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全村顺利脱贫摘帽。

  张骅说:“作为一名党员,看到脱贫户日子过好了,村里村容村貌变化很大,我感到很欣慰。这两年多来,忙碌在乡村脱贫攻坚的工作中,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原本任期在2019年底到期的张骅,主动申请继续留在远新村工作。目前,他像往常一样,在村里忙碌着。

这是6月28日拍摄的远新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6月28日,张骅(左)在位于远新村的一处黑糯玉米地中与村民吴伟(中)和驻村工作队员顾建伟(右)交流黑糯玉米生长情况。新华社发(贝赫摄)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王彤]
    相关新闻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