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感觉日子特别有奔头!”
内蒙古新闻网  20-07-01 15:4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看着6窝水灵灵、胖乎乎的小猪仔,开鲁县东来镇公司村村民于秀芝打心底高兴。“我的病控制住了,家里养的猪也越来越多,感觉日子特别有奔头!”于秀芝说。   于秀芝和丈夫马双2017年秋开始养猪,当年母猪存栏就发展到16头。就在养猪事业顺风顺水、二人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于秀芝感到身体不适。2018年3月,她被确诊为宫颈癌晚期,一纸诊断就像晴天霹雳,击倒了这个要强的女人,她当即瘫倒在地。花再多的钱,只要有一线希望,这病一定要治,这是一家人的共识。   “在沈阳住了3个多月院,前前后后花了13万多元,欠了5万多元的外债。”就在于秀芝一筹莫展的时候,村书记、驻村扶贫干部来了,向她宣讲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于秀芝将信将疑:“医疗保险都给我报销不少钱了,妇联还给了我1万元的两癌救助金。马上全国都要脱贫了,这个时候我还能申请贫困户?”2018年10月,于秀芝一家两口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于秀芝说,通知她家纳入贫困户的那天晚上,她一宿没睡,总觉得自己给国家拖了后腿。同时,她也暗自下决心,一定好好养猪,争取早日脱贫。   在健康扶贫大病兜底和低保等政策的有力保障下,于秀芝后续治疗有了保证;在4万元贴息贷款的支持下,于秀芝扩大了养殖规模。到2019年年底,仅繁育仔猪一项,她家纯收入就达10万元。还完债务的于秀芝一身轻松,她主动找到工作队和村干部,要求退出贫困户:“党的扶贫政策帮我渡过了难关,老马我俩还能养猪挣钱,不能再当贫困户了!”   脱贫后的夫妻俩干劲儿十足。今年,59岁的于秀芝和61岁的马双扩大了养殖规模,还在圈舍之间的空地里栽下100多棵果树。老马还头头是道儿地讲起了他发展循环经济的想法:“用猪粪肥沃土地,果树间种白菜、紫花苜蓿啥的再喂猪,粪消化了、猪的饲料也有了。”   马双高兴地告诉记者,春节前后,他家一共卖了100多头仔猪,平均一头1100多元,一共卖了10万多元。现在存栏母猪27头、仔猪近60头,而且还有母猪待产。“争取明年母猪存栏达到50头,我再种上30亩地的玉米给猪做饲料。”马双说,村上正在建设黑猪养殖基地,这样自家繁育的仔猪就有了更加稳定的销路。   走上致富道路的于秀芝夫妇,没有忘记党恩,也没有忘记尽己所能地帮助身边生活困难的乡里乡亲,见谁困难,他们要么一头仔猪给便宜个三四百元,要么就赊销给养猪户,等猪出栏挣了钱再还。他们非常敞亮地说:“我不熟悉的贫困户,只要是拿着村上开的证明,我就能给优惠,大家互帮互助,一起奔小康。”(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洪申 实习生 胡建华)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