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致富带头人郭金奎种出来的水果就是好吃,回去之后我也要改良一下我家的种植品种。”海南区赛汗乌素村村民赵秀莲在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实训活动时说。
为了让农户改变传统种植观念,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市农牧业局近日组织海南区赛汗乌素村、曙光村的农户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实训活动。记者见到赵秀莲时,她正在认真听郭金奎讲授种植经验。
赵秀莲的丈夫患有严重眼疾,不仅干不了活,而且每3个月就要花费9500元打针治疗一次。家里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和一位年迈的老人,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赵秀莲的肩上。
“脱贫前,家里种了玉米和果树,因为不会管理,果树基本没有收成,卖玉米的钱勉强维持一家人基本生活,更别说治疗费用了。”赵秀莲说,“当时能借钱的亲戚都借遍了,看着别人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家却是负债累累,心里挺难过的。”
赛汗乌素村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赵秀莲家的情况后,2014年将她家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联系医院为她丈夫张碰树治疗眼疾,并将其纳入免费治疗计划,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同时让两个孩子也享受教育扶贫政策。
赵秀莲在政府的帮助下解决了丈夫看病、孩子上学两大难题,但是由于她不识字、不懂种植技术,家里缺资金、缺劳力,收入还是很少。
2016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赵秀莲努力学习种植技术,除了玉米和果树,还种植了4亩葡萄,加上各项政策补贴,他们一家脱了贫。
2017年时,驻村工作队为赵秀莲在阳光田宇酒庄安排了临时就业岗位,这样不仅可以学习葡萄种植技术,每个月还能增加1000元的收入。丈夫的病情慢慢稳定后,也开始外出打工,每月都有1500元的收入。
日子渐渐好过的赵秀莲,有了扩大种植的想法,她在产业指导员的指导下扩大了桃子、梨、杏等多种果树的种植面积,为了方便照看,一家人都住在了果园边的临时住房里,但通往果园的路崎岖不平,也没有接通生产生活用水。赵秀莲将遇到的困难向驻村工作队反映后,驻村工作队仅用3天就帮他们接通了生产生活用水,为他们更好发展种植提供了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