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产业扶贫发挥“造血功能” 小小马铃薯创造致富路
内蒙古新闻网  20-07-03 10:48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近日,两三辆拉着马铃薯微型种薯、原种和复合肥、马铃薯脱毒种苗的货车,在经过崎岖的山路后,缓缓停在了清水河县韭菜庄乡北槽碾村委会大院前。每每遇到这样的场景,就有堆满笑容的贫困户们前来领取种薯和化肥。这场景对于清水河县韭菜庄乡的贫困户们已是常见的事儿,如今,他们依靠种薯和化肥创收,期待用这一颗颗土豆创造奔小康的新生活。这个扶贫故事还要从今年春季说起……

  今年春季开始,清水河县依靠产业扶贫政策,开始了一场“种薯脱贫”大行动。经韭菜庄乡老党员、退役军人丁树根牵线搭桥,内蒙古全丰薯业有限公司响应号召,董事长祁有富带领团队几经实地考察,最后决定在韭菜庄乡北槽碾村委开展产业扶贫项目——种植马铃薯。在春耕期间,该公司前后免费为北槽碾行政村等四个自然村二十几户农户(其中有近一半是贫困户)发放了价值30多万元的优质马铃薯微型种薯,同时为农户提供抗旱专用肥,秋收时按高于去年同期市场价格回收。此举效果良好,农户们热情高涨,十分积极,争先恐后与公司签定种植订单。

  出生于清水河县北堡乡的祁有富,2016年创办了内蒙古全丰薯业有限公司,专业从事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在精准扶贫中,企业走“公司加农户,产业带富路”的路子,为贫困户提供适合绿色、精品、高产、高效的马铃薯微型薯原种,并与贫困户签订了保底价收购合同,即秋后无论大小每斤价格不低于0.55元进行回收,贫困户每亩地可收入2500元到3000元。对此,祁有富说:“为了家乡的村民们脱贫,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我们尽力依靠产业扶贫去给大家创收,让村民们少担风险,多致富。”

  老党员丁树根说:“去年,我听说北堡乡四道坪村、阳湾村、后大井村示范推广该种薯,贫困户每亩地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所以我希望自己所在村的贫困户也能脱贫致富。于是,就通过产业扶贫,公司免费赠送种薯、提供技术服务和通过订单回收的方式,帮助贫困户持久稳定地脱贫。如今,看到更多贫困户开始签订明年的种植合同,看着一车车种薯和化肥一次次来到我们乡,我感到十分欣慰。”

  采访中,北槽碾村贫困户龚三地笑着说:“今年较为干旱,许多往年能种的作物都种不了,只有这马铃薯种薯能抗旱,要不然,今年就没收成了。”

  在老党员丁树根的带动下,北槽碾村的贫困户们相互帮助、协同种植,田地里一片欢声笑语。可以说,韭菜庄乡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为企业与贫困户牵线搭桥,让贫困户通过种植优质马铃薯脱贫,让产业扶贫真正发挥“造血功能”,贫困户增收致富的基础也将更加牢固。(记者许婷)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