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楼房·新日子
内蒙古新闻网  20-07-03 11:21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益民小区是固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做梦也没想过能住上楼房!”余根兰说。

  6月中旬的一天,记者慕名来到固阳县金山镇益民小区五期住户余根兰的家中。与一般的住宅不同,余根兰家所在的3单元门楣上方写着“易地搬迁”四个大字。

  益民小区是固阳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其中益民五期安置了100户、316名贫困户。曾经租房居住、连房租都交不起的余根兰受益于国家的精准帮扶政策,仅仅花了3500元钱,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67平方米的新楼房。

  过去,真难

  今年56岁的余根兰命途多舛。13岁那年,她的父亲就去世了,她是老大,还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这意味着她要照看弟妹,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一天学没有上过的余根兰结婚后,和丈夫感情融洽,但天不遂人愿,丈夫44岁那年因胸膜炎去世,当时她才40岁,唯一的女儿才6周岁。

  十多年前,由于在集宁老家无法生活,余根兰带着女儿来到包头市昆区投奔亲戚,她在昆区一处城中村租了间平房,一个月房租加水费和电费才110元。之后她找了一个在绿化公司种草的工作,月薪500元,但好在时间灵活,能接送女儿上下学。期待中的亲戚并没有向她伸出援手,她只能带着女儿艰难度日。“那时真难呢,我整整吃了一年的白水泡馒头,偶尔才能给姑娘买一袋方便面,做点拌汤吃。房租常常从这个月拖到下个月才能交。姑娘的学校一旦要钱,我就只能向同事借,等下个月开工资后再还。”回忆起过去的苦日子,虽时隔多年,余根兰仍忍不住流下眼泪。

  这样的日子整整过了一年零六个月,后来有人给她介绍了个对象,也就是余根兰现在的丈夫文清珠。文清珠的女儿比余根兰的女儿大2岁,两人在同一所小学上学。文清珠挣钱比余根兰多些,他每天给自己女儿买一个饼子当早点,也会给余根兰的女儿买一个。看到文清珠为人厚道,余根兰对他说:“只要你对我姑娘好,不嫌弃她,我就嫁给你。”文清珠说:“我不嫌弃。”于是,两个都曾遭遇过不幸的人,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这时,包头市的教育政策发生变化,农村孩子上学不用再缴纳学杂费等费用,于是,余根兰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丈夫在固阳的老家。

  在固阳县城,他们租了一间房,一年房租1700元,这一住就是11年。

  11年仿佛倏忽即逝,但在这11年中间,其实也发生了很多事。由于长年操劳,文清珠患上了下肢静脉曲张,经常腿疼,只能从事简单劳动,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文清珠的女儿主动提出,妹妹学习比她好,还是供妹妹读书吧。就这样,大女儿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打工去了。转眼到了2017年,余根兰的女儿已经上了高中,就读于固阳一中。也是在这一年,他们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什么时候能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呢?这成为余根兰不敢想的梦。

  她不知道,这个安居梦,其实正渐渐向她走近。

  新居,真暖

  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各种帮扶和温暖接踵而至。

  帮扶责任人梁慧昌很快为余根兰一家申请了资产收益、土猪代养入股分红和低保,为全家四口人代缴了新农合医疗,为文清珠进行了慢性病鉴定和大病救助,从此享受家庭医生签约和送医送药服务;为家里三口人代缴了养老保险(二女儿是在读学生,不能享受代缴养老保险)。随着余根兰的女儿考上了内蒙古大学,帮扶责任人又为她办理了大学生教育救助、泛海助学行动和国酒茅台教育救助,切实解决了她上学困难的问题。

  更大的帮扶是住房。2017年,帮扶责任人为他们申请了易地搬迁项目,当年年底,余根兰一家终于住上了位于县城、装修一新的新楼房。

  细细打量余根兰家的新居,整齐的地砖、崭新的橱柜,屋里的新床和衣柜,都预示着这个曾经泪水涟涟的家庭已经苦尽甘来。客厅靠墙的位置立着一台跑步机,余根兰笑着说,这是在北京学习美容美发的大女儿买的,说着她走上跑步机,打开开关,随着跑步机快步走起来,脸上的笑容阳光明媚。

  入住新楼房,有了暖气费和物业费,意味着支出增加。“我们把农民请上楼,还要稳得住,我们不会因为你住进楼房就不管你了,而是要扶上马,送一程,给你同步配套一些公益性岗位,让大家好光景有盼头。”固阳县委宣传部部长郭勇这样表达实行易地搬迁的初衷。

  入住新居后,帮扶责任人给余根兰介绍了一个到县环卫中心工作的机会,她清扫的马路离家很近。“现在一个月挣1600块钱,听说马上要涨工资了,能涨到1900块钱。”余根兰笑着说,她老伴儿文清珠现在打零工,一个月也能挣1000多元。加上其他补贴,她家2019年全年总收入达到42952元。

  “这几年过得真高兴呢。别人是十分感谢,我是一百分感谢党、政府和工作人员。我辛苦了一辈子,没想到现在竟然住上了新楼房!那天抓阄,工作人员说我抓了个5楼,我说6楼我也高兴,好歹我现在有自己的住处了。”余根兰笑声朗朗,客卧里,她20岁的小女儿正在上网课。曾经的那些苦难已经远遁,此刻,岁月如此静好……(记者青萍 摄影李强)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