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勇挑大梁当先锋——包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内蒙古新闻网  20-07-09 10:52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日报

  近年来,来自包头市各部门单位和旗县区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38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被选派到旗县区嘎查村任第一书记,他们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挑大梁、当先锋,推动党的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让党的旗帜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

  第一书记是脱贫攻坚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的重要工作方式。近年来,来自包头市各部门单位和旗县区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38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被选派到旗县区嘎查村任第一书记,他们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挑大梁、当先锋,推动党的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让党的旗帜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

  强基层让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

  2019年,昆区新光六村被确定为软弱涣散村,驻村第一书记赵俊从制度建设层面入手,不断完善村级议事决策程序,严格“四议两公开”,与辖区内哈业脑包派出所建立工作联系机制,畅通群众检举涉黑涉恶线索渠道,在增强村民对党组织认同感的同时,也坚定了村民坚定不移跟党走、努力开创致富路的信心。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为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驻村第一书记从严肃组织生活、加强党员管理、促进班子团结稳定、推动后进组织转化提升、完善基础保障等方面不断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几年来,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嘎查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力不断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提升,驻村干部与群众吃住在一起,干在一起,解决了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村民的埋怨少了,赞扬多了,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强产业让贫困户走出贫困找到致富路

  “除了土地分红的钱,还能在家门口打工,这样的好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劲儿了。”石拐区三岔口村民李师傅逢人就夸。李师傅和村民们都没有忘记,现在的好日子是嘎查驻村第一书记王小敏带他们奋斗出来的。驻村5年来,王小敏积极推动土地托管,参与的农户每户每亩分红559元,参与合作社打工的53名社员人均工资达到8000元,让三岔口嘎查集体经济收入从零起点到实现27.9万元。(记者张鹿园)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