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头市区向正北行53公里,就进入阴山北麓的固阳县。这里气候干燥寒冷,一年里无霜期不到100天。这里曾经有多个贫困村,村里没有什么资源,也没有什么产业,农民依靠传统种植马铃薯勉强维生,也不知道怎么才能脱贫致富。
为了摘掉贫困这顶帽子,凭借固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马爱峰带着他的内蒙古田丰农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田丰农牧”)通过马铃薯种植和深加工的企业模式,走出了一条企业带动、产业扶贫的道路。
马爱峰是固阳本地人,农民出身,考学进城,组建公司,下海经商……被称为“土豆掌门人”的马爱峰似乎从未停下过“折腾”的脚步。
“以前每次回乡探亲,故乡贫困的画面都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出门是泥巴路,到处猪粪臭;乡亲们的房屋,大多低矮破烂;土炕上铺着烂席子,椅子坐上去满是灰尘……”面对家乡的困境,马爱峰苦苦思索,想要为家乡做些什么。
“只有坚持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同步发展,才能让村民走上稳步致富的道路。”土右旗王西尧村第一书记李忠强驻村以来,筹资300万元帮助村里建成肉牛养殖场,又成功引入“千亩艾草”项目,累计雇佣村民4000余人次,为村民创造直接经济收入140万余元。
产业发展是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致富的基础。驻村第一书记本着立足本村、发展特色、产业引领、智志双扶的发展思路,帮助贫困户制定产业发展项目,推动包联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培育农牧民合作社,探索新型经营模式,从根本上增强贫困户和贫困村的造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
心系群众切实为百姓办好事实事
身处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第一书记不仅是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更是为民帮困解难的贴心人。他们俯下身子,用一件件扎扎实实的好事实事为百姓带去了幸福感和获得感,为自己赢得了赞誉和民心。
昆区新光四村第一书记杨斌在走村入户中,了解到梁云风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立即联系区残联等相关部门为其办理了残疾证,后又帮其申请了低保,让梁云风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九原区庙圪堵村驻村第一书记袁建光积极协调九原区卫计局为村里建了第一座卫生所,全面推动开展合作医疗;同时通过市政协争取到20万元补助资金,购进6台水泵,新打2眼水井、修建300多米的防渗渠,彻底解决了庙圪堵村看病和缺水两个多年未解决的难题。
达茂旗点素不浪村驻村第一书记贾震涛在得知贫困户郭栓平做膝关节手术花费近20万元后,立即联系达茂旗扶贫办为其报销10.08万元,还为因心脏搭桥手术致贫的胡凤英报销医疗费用7200元,为2户4人残疾户申请每人每年3504元补贴,切实解决了贫困户最迫切的难题。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几年来,驻村干部走村入户,访贫问苦,把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当成自己的紧要事,一件一件解决落实,真正成为了百姓的贴心人。无论是在2018年7月,百年不遇的洪水突袭达茂旗和固阳县时,还是在2020年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驻村第一书记们都冲锋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忠诚担当书写奉献真情,成为了村民们的主心骨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强先锋。(记者李楷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