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通辽7月8日电题:科尔沁草原科技“种药”话致富:高质量蒙中药材辟脱贫新路径
中新网记者张玮
“该项目顺利通过内蒙古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蒙中药材品种选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提升的蒙中药材质量标准,可直接用于相应药材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等质量控制。”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获悉。
2016年,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蒙中药材品种选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在通辽市奈曼旗实施。实施期内,项目在奈曼旗种植了15种蒙中药材并做了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优质品种选定和种植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建立了核心示范基地1万亩,辐射15.13万亩,不仅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蒙中药材提供了实验基础和数据支撑,还有效带动了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
蒙中药材的种植在蒙中医药发展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蒙中药材在我国拥有纯天然、绿色无污染药物之美誉。奈曼旗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有着深厚的蒙医药文化资源和多年的蒙中药材种植经历。2015年,奈曼旗开始有计划地发展蒙中药材种植,2019年,奈曼旗蒙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余万亩,成为内蒙古蒙中药材面积较大的旗县之一。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奈曼旗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着力扭转玉米种植“一家独大”的局面,将蒙中药材产业作为种植业调整的重要方向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路径,加大种植面积。
许武强是奈曼旗沙日浩来镇西沙日浩来村的贫困户,他告诉记者:“我种植了15亩黄芪,2018—2019年共收获干货16500公斤,纯收入达到4.5万元。”
“项目主要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基地提供种苗和技术,合作社和农户种植药材,药材成熟后基地再回收,农户不仅不愁销路,还能得到一笔不错的收入。”奈曼旗教育科技体育局副局长贾志介绍,“蒙中药材品种选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共带动当地农户1370户增产增收,为当地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东沙日浩来村村民李申波自2016年起在自家20亩地上种起了牛夕、桔梗、防风等药材,亩纯收入达到了1000元以上。他说:“同时我还在药材基地打工,每年还能增加3万元的纯收入。”
“蒙中药材品种选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筛选的蒙中药材品种及奈曼地区植推广的经验,对本地区蒙药材种植推广和产业化发展及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具有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记者从内蒙古科技厅了解到,项目实施期间,对奈曼旗种植的15种蒙中药材开展生物学特性研究,优质品种选定和种植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其中筛选出蒙古黄芪、甘草、桔梗、苦参、防风、牛膝、板蓝根、膜荚黄芪、土木香、红花等10种优质蒙中药材适宜品种。
“项目对很多蒙医药文献中的原植物进行了考证。”据项目负责人王秀兰介绍,项目实施期间还完成了15种蒙中药材质量评价及标准提升研究,形成了15个企业标准,出版了著作2部,申请专利3项(授权2项),发表和交流论文15篇,完成了2种蒙药材有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蒙中药材奠定了科学依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