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纤绕指柔 化作百炼钢
内蒙古新闻网  20-07-10 18:10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罗果萍(坐者)与“草原英才团队” (图片由内科大提供)

  在今年公布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批“草原英才”工程评选结果中,以内蒙古科技大学罗果萍教授为带头人的“特殊矿高效炼铁原料制备与炉渣高效利用”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入选自治区第十批“草原英才”工程滚动支持计划团队,使该团队实现连续入选。

  在这支“草原英才”队伍中,罗果萍是带头人。她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冶金工程)建设负责人,冶金工程自治区重点学科负责人,冶金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负责人,先后荣获过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自治区“草原英才”及包头市“5512领军人才”等称号。

  “冶金”鹿城四十载

  1981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当时我国钢铁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缺钢少铁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抱着为祖国钢铁工业现代化出一份力的想法,年仅17岁的罗果萍考上了包头钢铁学院冶金工程专业,开启了自己与冶金专业研究相伴40年的大门。

  1985年,罗果萍从包头钢铁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她相继获得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也是从那时起,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成为罗果萍的日常。在此期间,罗果萍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内蒙古高等学校研究(重点)、内蒙古“草原英才”计划、内蒙古“草原英才团队”资助及企业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级成果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在国内外相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2016年,罗果萍成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在内蒙古科技大学攻读冶金工程博士学位的张国成,自本科起就是罗果萍的学生。张国成与罗老师的初次相遇,是在他本科第一堂《钢铁冶金原理》课上。

  “当时对于我们这些学术小白来说,能听懂这门课已经很不错了。罗老师将钢铁冶金过程原理讲得娓娓动听,大家听得聚精会神,从那时起,罗老师就成了我心中的‘女神’,想着能和这样的老师学习,一定会受益匪浅。”张国成说。考取硕士研究生后,张国成继续跟从罗果萍学习,在工作四年后,于2018年考取了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拓荒”草原成英才

  2010年起,罗果萍开始吸纳冶金专业方面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到今年为止,团队成员已跨老中青三代,包括5名博士、3名硕士学位教师和多名研究生。

  五年来,罗果萍团队已完成国家、自治区各类项目22项,获得中国冶金科技进步奖3项,内蒙古科技进步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突破性产业化成果3项,近五年团队经费累计700余万元,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4亿元。在“包钢西区120万吨氧化球团回转窑结圈原因及抑制技术”“白云鄂博特殊矿高炉冶炼技术集成及应用”和“包钢高镁低硅含氟熔剂性球团矿的开发与应用”等领域取得突破性产业化成果,起到了推动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高校科研团队是高校创新实力的支撑体,单靠专家个人的知识、技能、时间和精力,很难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只有组成科研团队,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学科互补、能力互补、研究特长与经历互补,发挥集体智慧,才能攻克重大科研难题,取得重大创新成果。”2019年,在东北大学举行的全国炼铁青年学者论坛上,罗果萍受邀发言时说。(记者 李强 通讯员 祁鑫)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