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喝上了甘甜水,村民立碑感谢(穿警服者为王鹏)。
王鹏整理利用闲置土豆窖种植出来的蘑菇(图片由王鹏提供)
从铁血办案到蹲在田间地头关心庄稼地里的收成,包头市公安局乌素图治安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王鹏的工作与生活,在2016年4月26日这天转了一个弯儿。
作为包头市公安局派驻到固阳县银号镇银号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卖土豆、跑商标、修水井、走村入户……成为王鹏4年多来的日常。
从精准入手因“家”施策
进入盛夏,固阳县银号镇银号村一望无际的农田里,土豆苗已经长得老高,黄芪也开出了黄白色花朵,银号村驻村第一书记王鹏和农民们一样,渴望着新一年的丰收。
与农民关注自己的小家不同,作为已经驻村4年多的扶贫干部,王鹏要考虑的是全村这个“大家”的日子。
“今年市局的扶贫资金3月份就拨下来了,我用扶贫资金给白洞渠村买了960米铝芯电缆线,能解决580亩土地旱改水。还给河楞村买了260米铝芯电缆线和150个接滴灌喷水的水嘴,又给老尹渠村的井买了40米铜芯线……”种庄稼,水是关键,所以王鹏首先想到的是得让庄稼“喝”上水。
2016年暮春时节,刚刚来到银号镇银号村扶贫的王鹏在村里走访了一圈后,已经摸清贫困户底数和致贫原因的他觉得,由于银号村的贫困户大多是年老体弱、没有劳动能力的大病患者,所以只能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实行政策兜底。
这些贫困户的情况,王鹏全都记在心上,一一向记者道来。
“韩毕有脑梗,走路不行,耳背得厉害。王大连70多岁,也患有脑梗,他老伴儿患有类风湿病,48岁的儿子双目失明,小时候因为玩雷管,手指头被炸掉了。他们两户,我们通过县里的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帮扶。62岁的徐明有一些劳动能力,所以我们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打扫卫生每月能收入600元,我们又通过县里给他分配了60只鸡……”从这样的讲述中,可以听出王鹏对贫困户家庭人员情况、收入情况的熟识,帮扶措施也都是精准而有针对性的。
找到好路子
包销产品
转眼到了2017年3月,王鹏见有不少村民种植黄芪,就思量着是不是可以搞黄芪深加工呢?这年春天,他带领银号村11户种植黄芪的村民来到河北安国学习考察,回来后,他鼓励村民走黄芪深加工的路子,河楞村60多岁的农民刘瑞国动了心。“他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帮他联系了包头市工商局,替他申请了‘顾银宏’黄芪切片商标。”王鹏说,2018年年底辗房村合并到银号村,他又忙活开了。“我一个朋友在村里投资建了一个黄芪切片加工厂,现在机器和厂房都弄好了,农民种植的黄芪可以在这里深加工,商标名字已经想好了,叫大厚山,我正在帮着他们跑商标的事儿,估计今年11月就能下来。”
王鹏还带着农民去赤峰学习参观,2019年春天,银号村下面的一个自然村发展种植了20多亩黄豆,刘瑞国家还种植了一些黑枸杞。
由于村里的土豆窖春天和夏天是闲置的,为了充分利用资源,王鹏和村干部还想到利用土豆窖种植蘑菇。从2017年开始,他们连续3年种植蘑菇,从而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收入。
种植出来的东西需要考虑销路,这也是王鹏需要操心的事儿。
在固阳农村,土豆是农民种植最多的农产品,也是王鹏帮助销售最多的农产品。
“2018年‘7·19’洪灾发生后,老乡的土豆卖不出去,我通过我们单位帮着销售完了。2019年8月6日,银号村遭受了一场雹灾,11个自然村里有四五个自然村受灾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土豆是他们唯一能保证收成的农产品,我通过单位、个人和朋友帮忙,一共帮老乡卖出去23万斤土豆。”王鹏说,他简单算了笔账,4年时间里,他一共帮助村民销售了50万斤马铃薯、1.5万斤葱头,钱都及时结清拿了回来。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王鹏协助村委会从事抗疫宣传和疫情防控工作,得知白洞渠村村民马三军家种的1万多斤大葱运不出来、销售难时,立即想办法帮助他家都卖掉了,当马三军拿到7000多元卖葱钱时,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喝上了甜水
农民乐了
水是农业的基础,也是生活的必需。
王鹏告诉记者,银号村11个自然村中,黑土密村因为靠山,土地下面全是石头,他们通过改造自来水,使得村民们有了安全饮用水。2019年,他们又与对口帮扶单位包钢钢管厂对接,申请扶贫资金5万元,为三元城村维修了一眼机井,解决了村里300多亩土地浇水难的问题。
说起王鹏驻村4年多来最难忘的一件事,还是与“水”有关。
2018年,老尹渠自然村合并到银号行政村时,原来的村队长、贫困户张兰锁拽着王鹏说:“这么多年我们村一直喝苦水,我这把年纪了,就想喝点正常水,这个村子的井不行。”听到张兰锁的话,王鹏很受震动,但他不太懂打井的事,回来后跟别人请教,这时包头市公安局的扶贫资金到位了,他决定利用这笔扶贫资金帮助老乡们重新打一口井。市公安局给的扶贫资金是7万元,挖这口井也花了7万元,也就是说,包头市公安局的专项扶贫资金全部用于打这口新井了。2018年7月中旬,当这口井终于打成,甘甜的深井水冒出,20多户将近50位村民奔走相告,喜不自禁。
“当时那几天正好赶上固阳‘7·19’洪灾,我在达茂旗参加宣传部组织的一个演讲活动,因为担心洪水把新打的井灌了,我没有参加演讲就往回赶,结果回来一看井挺好。”王鹏欣慰地说。村民们感念这口井的来之不易,于是专门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上书“饮水思源”四个大字。“现在只要我一走进那个村子,村民不管谁家吃饭都会喊我。”王鹏颇有些感动地说。
4年来,银号村的变化还有很多。如:2019年9月,王鹏和村干部跑回资金,给银号村村委会办公室全部更换了石墨烯地暖,大家再也不用烧煤和生火炉子,村民来办事也不用受冻了;今年5月中旬,市公安局又给银号村村集体经济投入了10万元,养了100只羔羊,王鹏的单位将负责包销……
如今,银号村的3户、5名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但帮扶还在继续,暖意依旧笼罩着这片乡土……(记者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