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山:从不毛之地到膏腴之地
内蒙古新闻网  20-07-13 09:58  【打印本页】  来源:兴安日报

王振山家药材长势喜人

  夏雨勤作,草木疯长。匆匆吃过早饭,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欣龙村村民王振山便拿着锄头进了园子,小园中寸把高的苍术可是他心心念念的脱贫“宝贝”。到了该给药材除草的时候了,王振山一丝不苟地侍弄着。“今年,南山坡也种了20多亩,市场好,也不愁销路,长成后一亩地能收入1万多元呢。”

  2019年,王振山自愿申请退出了贫困户行列。脱贫后的王振山始终认为脱贫路上除了国家扶贫政策相助,自己更要像老黄牛一样肯干,用双手辛勤耕耘的幸福生活才更甜。科右前旗众欣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的苍术“走进”了他的庭院,30多平方米的小地方竟收获了3000多元。王振山仔细算着,如果种植一亩地保守算收入也在1万元左右。

  “要不是他多上了点肥料,少说还得再多卖2000元。”老伴的嗔怪唤起了王振山脑海深处的记忆。由于第一年种植苍术,不了解药材的生长特点,王振山的想法就是让它快快长高,快快卖个好价钱。没想到,自己的“一厢情愿”竟让药材减慢了生长速度,“白白损失了好几百元。”

  第一年试种就尝到甜头的王振山今年一开春就扩大了种植规模,种不好庄稼的沙土地,成了王振山眼中中药材生长的“黄金滩”。春天一到,他就在那片地里播种了15斤苍术种子。王振山深知,无论种植还是养殖,都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他吸取了第一年种植的经验,有不懂的就主动问,有不会的就积极学,现在种植药材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心得。

  当然,通过与专业合作社的合作,王振山还摸清了市场的“门”,对于这片苍术,王振山有了新打算,培育成的药材幼苗不准备卖出,留着自家扩大栽植面积。王振山说,苍术两年后可以卖籽,一斤能达到300多元,而且药材随着药龄的增长药效增大,药材价格逐年提高,这比卖药材苗更划算。往年那片最多能收入7000元的土地,3年后收入可达10多万元。

  午后,回到家的王振山与老伴一边喂鸡一边享受着悠闲时光。眺望远山那片绿油油的药材地,王振山放下卷起了的裤腿,呷着杯里的茶,眼前浮现着2年前生活:老伴患有乳腺癌,儿子离婚后留下两个孩子需要他帮忙抚养,日子过得紧巴巴,全家人均年收入4000元左右。2017年,王振山夫妻俩被村里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6月,通过菜单式施策购买了两头基础母牛,王振山精心饲养,去年春季生产了两头小母牛。他还在村里从事着公益性工作岗位,每年有5000元收入。2018年动态管理时,两个孩子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每人资产收益式分红资金1000元。最近老伴的病有些反复,需要进行化疗,现如今看病有了保障,老两口不用担心因为看病掏空了“家底”。

  老伴看病、孩子读书不再是王振山的后顾之忧,对于未来的生活,他充满着憧憬,不仅要扩大药材种植面积,家里的两头小牛他也并不打算售出,打算留着继续繁殖长远发展。用他的话来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现在党的政策好,为我们解决了那么多的困难,我们自己也要努力向前跑。相信我们脱贫致富的路子会越走越宽,日子会越来越好。”大地萌发着新的希望,王振山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盼望有个好收成。(蔡丹丹 包圆圆)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