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门在家门口打扫卫生,工作忙活差不多了还能赶回家给老伴做饭、收拾一下屋子,这是张小喜自2017年搬进新房后的每天日常生活。
今年65岁的张小喜原先住在固阳县下湿壕镇后脑包村,靠给别人种地为生,每月能挣一两千元,再加上养羊,足够一家人生活,可是老伴儿生病改变了这一切。“村里住的平房,没有上下水,更别说在家里上厕所、洗澡,我照顾老伴也不方便。”张小喜告诉记者,5年前,他的老伴儿突发脑梗,从此瘫痪,考虑到给老伴看病拿药、日常护理等事宜,2017年,张小喜拆除了老家的旧房,拿到拆迁补偿后,搬到了县城里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益民小区5期。
走进张小喜的家中,客厅干净整洁,厨房里整齐排布着白色的橱柜,卧室里的衣柜和床都是新定制的,卫生间里坐便、洗手池,屋里的各种家电一应俱全。
张小喜说,当初他手气好,抓了个2楼,66.96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一卫,足够老两口住了。“干净又敞亮,楼层低也方便我照顾老伴儿,挺好。”搬到县城,张小喜还有了一份工作。
现在他在县环卫中心工作,每月收入1600元。“我清扫卫生的地段离家很近,领导知道我家的特殊情况,允许我工作完成之后,时间灵活点儿抽空回家看看,照顾老伴儿。”谈到现在的生活,张小喜很满足。
据了解,益民小区是固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易地搬迁的贫困户搬迁到县城楼房的,每户只需自筹不超过1万元的费用,搬迁到新建平房的,每户只需自筹不超过5000元的费用。
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原则,从2016年开始,固阳县根据全县村庄布点规划和脱贫实际,依托县城周边及工业园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及临近交通主干道,一共确定建设了包括益民小区在内的8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路、水、电等配套设施齐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就近享受医疗、社区、学校等服务。
来到同样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广义新村,不同的是,这里是一片平房区,57岁的贺福平就住在这里。
2014年,贺福平因车祸被识别为贫困户。他家原来在固阳县金山工业园区,村里整村搬迁时,考虑到自己腿脚不太利索,贺福平选择来到广义新村。“在村里住平房住惯了,觉得还是平房好,有小院,可以自己种点菜。”贺福平说。
同益民小区一样,广义新村的房子也都装修好了,只要买点家具就能入住。贺福平告诉记者,2017年他慢慢恢复走路后,自学了门家装的手艺,开始在县城里搞家装。广义新村还没有建好时,贺福平就时常过来看看,“我一看这个用的材料就知道咱们新房的质量不错。用混凝土打的地基、圈梁,将来直接在这上面起二楼都没问题。”
学了装修技术,有了收入,2017年12月,贺福平主动提出脱贫。除了家装收入,他家还有粮食直补、草原生态补偿金等,2019年,贺福平的家庭总收入达到32547.16元。搬了新房之后,儿子去年也结婚成了家,“搬家可搬出好日子啦!”贺福平笑着告诉记者。
相对于其他帮扶措施,易地扶贫搬迁可谓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最难啃的“硬骨头”,可是固阳县却把这件难做的事做得让各方都非常满意。
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固阳县多措并举,让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通过扶持到户产业、就业创业实现了产业全覆盖;弱劳动能力或半劳动能力搬迁群众根据自身实际,通过安排到户产业、资产收益和光伏扶贫公益岗等实现扶持措施全覆盖;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则通过资产收益、光伏扶贫、低保等兜底保障措施实现扶持全覆盖。
此外,固阳县还在益民小区安置区建立了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为搬迁户提供就业扶贫服务,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同时,增加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户实现稳定就业。通过产业、就业、培训、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系列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状况、实现稳定脱贫。
截至目前,固阳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共652户、1324人,2016年安置248户、561人,2017年安置404户、763人。采取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进行安置。另外,还同步搬迁了192户、441人(属于非贫困户的整村搬迁)。经过两年的实施,除极个别人因智力、身体等特殊情况没有搬迁外,99%的搬迁户已全部入住了政府安置的新房。(文/图记者李楷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