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高校楷模”,每当看到办公室挂的这面锦旗,兴奋感和责任感总会同时涌上包玉柱的心头。
包玉柱是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派驻到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昔尼乌素村的驻村干部,在学校的帮扶下,昔尼乌素村的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5.8%下降为现在的0。
在定点帮扶昔尼乌素村工作中,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多措并举,以扶产促销增收为目标,推动消费扶贫工作开展,促进贫困人口增收。
2018年以来,学校持续组织校工会、后勤处,动员餐饮服务中心各运营单位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形式,联合采购昔尼乌素村的土豆、小麦、莜麦、胡麻油等农产品,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截止到目前,消费资金累计达52.4万元。
此外,学校还在基础设施修缮、培育种养殖产业等方面实施精准帮扶。投入10万元修建一处漫水桥,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为帮扶村安装路灯25盏,解决群众的夜间出行难题;因地制宜兴办脱贫车间、育肥羊场,帮助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群众收入的双提升。学校还强化帮扶村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完成了对帮扶村农产品商标、包装的品牌设计工作,注册了“昔尼乌素”商标,为实现帮扶村农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定点帮扶对象,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还主动出击,尽己所能帮助更多的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去年11月,一则关于四子王旗农民种植的南瓜大量滞销、有被冻在地里的危险的新闻一经报道,便引起了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学校及时联系四子王旗政府开展消费扶贫和献爱心活动,900余名教职工累计购买了2.5万余公斤南瓜,缓解了农民销售难题。(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志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