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强(右)开展扶贫工作
对于土右旗王西尧村村民而言,李忠强的名字再熟悉不过。还记得2019年冬天,包头市大雪不断,乡村的水泥路变得湿滑泥泞,将军尧镇王西尧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忠强却像平时一样,往返于村子里各个贫困户家中问寒问暖,送去党的温暖和关怀。
主动请缨上一线
王西尧村是土右旗将军尧镇中东部的一个行政村,现管辖5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561户、1577人,常住人口270户、647人。全村总面积57万平方米,人均耕地面积5.4亩。这里大部分土地属于盐碱地,耕种、浇水稍有不合适,土地返碱现象就会加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部分村民还因年老体弱、多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因此,部分村民一直难以脱贫。
2018年,市国资委选派扶贫干部时,市公交运输集团副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李忠强,主动要求去扶贫一线。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坚持要去最困难的地方。
李忠强初到王西尧村时恰逢初冬,凛冽的寒风阻挡不住他火热的心。他马不停蹄地摸排,很快掌握了村里的情况。20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加上20多年的企业工作和管理经验,李忠强敏锐地捕捉到了扶贫的关键——发展村集体产业。
发展集体产业,既要符合当地实际,又要搞出特色,想要“黄土生金”,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李忠强多方考察后,看中了艾草种植项目。“艾草本身是适应轻度盐碱化土壤的,而且对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李忠强介绍,“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现在很多人都喜欢通过艾灸保养。所以艾草种植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应该是不错的。”
经过周密考察和土样化验等前期工作,王西尧村与湖北通城县润博种养殖合作社达成“千亩艾草”合作意向。“在这个过程中,真的是耗费了很多心血。”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村民最初的不理解、不信任甚至阻挠让李忠强很是头疼。
通过耐心和村民们沟通,2019年4月,1200亩艾草种进了土壤。种植、除草、浇水、收割……累计雇佣村民4000余人次,为村民创造直接经济收入140余万元。
千亩绿地植希望
千亩绿色的艾草地,对于贫困户石二强来说,是充满希望的田野。驾着驻村工作队用帮扶资金为他购买的小型拖拉机,在这里耕耘、收割,家门口打工,年收入能达到1万多元。“我父母、媳妇都有病,孩子又小,以前为了照顾他们不能出门打工,只能在家种地,生活一塌糊涂。”回忆过往,石二强满是感慨。
引入艾草种植项目后,李忠强与开发商洽谈合作的首要条件就是务工人员要优先选择贫困户劳动力。2019年4月,石二强耙耕了29天,用辛勤的汗水换回1万多元收入。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他用这笔钱继续发展养猪产业和白面加工销售。
2019年11月,石二强来村委会找到李忠强。他底气十足地说:“我今年的收入是有生以来最高的一年,请你给我联系一下医院,我要给媳妇看病。以前没钱,看着媳妇有病,心里干着急没办法。”石二强的话让在场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感慨万千,大家纷纷表示,“石二强终于活出了新样子,这家人有希望了。”
艾草种植项目实施的同时,李忠强在市国资委支持下筹资300多万元,成功建成王西尧村肉牛养殖基地,养殖肉牛近300头。2019年实现村集体收益30多万元。
除了发展集体产业,李忠强还带领驻村工作队协调帮扶单位开展消费扶贫,邀请医疗单位开展健康扶贫送医送药大型扶贫义诊活动,与旗水利局沟通争取免费修复灌溉水渠50余米,协调市政协进入将军尧镇中心学校开展教育扶贫工作……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是为了兑现当初的承诺。
想想刚来时,半夜冻得睡不着,一日三餐方便面、干馒头片的不适应,李忠强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我是党员,关键的时候就要为党组织分忧。”对于自己的选择,李忠强也很自豪:“我很荣幸能够参与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中。两年的光阴没有虚度,打赢脱贫攻坚战,我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记者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