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乔荣科都把扶弱助贫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心上、担在肩上,群众满意成了他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正是这样的一份担当和责任,2018年11月,已经超出驻村书记限定年龄的他,又一次被组织委以重任,来到了清水河县北堡乡老牛坡村,再次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解民忧,暖民心,在干事中为百姓生活谋福祉
刚到村上任不久,乔荣科了解到阳坪村因饮水工程施工,间接导致雨水冲毁道路、影响春耕生产,受到了损失的村民正酝酿集体上访,群众的问题无小事,他冒雨赶到事发地点,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和上级沟通协调,用最快的时间将道路修通,及时制止了群访事件发生。
北沟村与村委会直线距离仅3.5公里,但因无路可行,村民办事需绕道40多公里,出行极为不便。得知村集体收入无力解决修路问题的情况后,他出面沟通协调,最终和帮扶企业达成协议,修通了通村道路。
老牛坡村困难群众张甫占身患疾病多年,乔荣科得知情况后,主动筹集医疗费1.5万元,并通过个人关系联系医院,最终帮助张甫占顺利进行手术,几十年的病症得到彻底治疗,张甫占手捧锦旗眼含热泪说:“您真是我们的好书记。”
为郭银虎老人修好漏雨的窑洞;为困难群众郭三接通自来水;定期看望孤寡老人,让村里的懒汉重新回到正常生活轨道,协调文旅局帮助建设村广场文化设施……像这样解民忧、暖民心的事情不胜枚举。
访贫问苦、排忧解难已然成为乔荣科的工作常态,“群众需求就是我的责任,群众满不满意是我的工作标准。”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谋民利,得民意,在精准扶贫中为群众办实事
开展扶贫工作几年来,自己家里的米面油够不够吃他不一定清楚,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困难群众家里需要什么乔荣科却一清二楚。走访摸排、制定计划、跑路子、拉赞助、抓落实,基本上占用了他生活和工作的全部时间,满脑子的智慧与经验几乎全部用到精准扶贫事业上。
2019年初,在乔荣科的倡议下,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针对各自然村居住相对分散,贫困户、老弱病残人员较多的情况,决定筹建“爱心超市”,同时一并开展“三扶三增三提升”“孝扶共助”“文明家庭”评定活动,将80岁以上老人、五保户、无劳动能力残疾人以及遭遇突发灾害、重大病变的常住户全部纳入其中,采取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联席会议集体讨论、评分发放爱心物资。同时掀起了“家家搞卫生、户户争文明”的活动热潮,多数群众主动对庭院进行维修,帮助全村美化生活环境,农村人居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整治。
乔荣科带领驻村工作队,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和派出单位资源,参与扶贫捐助活动,先后筹集物资累计20余万元,直接受益贫困户和农户共160户230人。同时,他发动单位同事和朋友,帮助村民推销自产猪肉1800多斤,使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受益。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乔荣科了解到全村有很多农户家使用的依然是木质门窗,年久失修,密闭性差,便及时联系了呼和浩特城发益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帮扶,最终该公司投资20多万元为老牛坡村40户贫困群众更换了门窗。
看长远,奔小康,在大步前进中为致富找出路
老牛坡村常年干旱缺水,产业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村民收入来源单一,村集体经济基本为零。他努力挖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带领村“两委”和工作队,进一步明确了“挖掘本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依托市级帮扶单位和对口帮扶企业优势,创办村级产业,劳务输出和开拓农畜产品销售市场”的总体发展思路。为改善生产条件,他积极协调派出单位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购置16万元农机具,提高了全村农业机械化率和生产效率;为使农民增收致富,他发动村民积极发展特色旅游服务产业,全村开办农家乐和特色民宿10家,便民超市和电商3家,杂粮加工作坊1处,创办种养殖合作社3家;在传统家庭种养殖的基础上鼓励规模化生产,发展规模化种养殖专业户16户,养殖牲畜3000多头(只)。2020年初,他积极沟通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监察二支队党总支和老牛坡党支部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引进内蒙古盈润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40多万元,和老牛坡村委联合创建“老牛坡精准扶贫产业合作园”,开创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篇章,使“抓党建促脱贫”在老牛坡村扎实有效地进行着。他还组织贫困户就近打工、种植饲草料,有30多户群众受益。为了方便老牛坡村群众出行,他积极联系爱心企业,为老牛坡村捐助自行车200辆。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乔荣科的座右铭,驻村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带动群众自主发展,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了目标,他始终思考着、探索着、谋划着……(记者梁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