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赤峰市红山区聚力民族地区发展、聚焦少数民族群众民生改善,让习近平总书记在赤峰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桥北街道松树园社区,少数民族党员志愿者阿拉坦苏和正为居民讲解蒙古语的书写与发音,普及民族文化。社区党支部书记闫岩说:“社区现有8个少数民族,通过开展舞蹈、书画、民族讲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丰富各族居民文化生活,促进辖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努力打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和谐社区。”
红山区共有蒙、回、满、朝鲜等22个少数民族群众10.05万人,占总人口的22%。为创新活动载体,培养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山区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和“中华民族一家亲”等宣传教育活动。各镇(街)组织开展“关爱少数民族家庭,构建温馨和谐社区”“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唱出民族团结好声音”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此外,红山区还建立健全民族工作三级网络组织体系,积极探索和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今年,红山区成功跨入第五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永巨街道粮市社区等5个单位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哈达街道获得自治区学习使用蒙古语文先进集体,桥北街道松树园社区等17个单位获得赤峰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通过示范引领,形成了覆盖广泛、类型多元、层次丰富的创建工作格局。
红山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白海新告诉记者:“下一步,红山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全市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结合起来,按照创建总体要求和目标,上下联动、统筹推进,完善机制建设,细化工作任务与措施,加强督查检查,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