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呼和浩特也不例外。
在呼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小黄、小绿、小蓝……”深受年轻人喜爱。随着共享单车的逐渐增多,停放也越来越任性,盲道上、公共绿地里、广场上、公园内,还有的占用人行道。
从任性发展到任性使用
呼和浩特市交通局共享单车企业备案显示,2020年,呼市共有哈啰、青桔、美团、小遛、喵行5家共享单车企业。其中,哈啰在呼市地区投放10万辆单车、青桔投放6万辆、美团投放4万辆。今年,新推出的小遛、喵行在呼市地区分别投放4000辆、1000辆助力车。
自从共享单车进入呼市后,各大商场、学校、小区、人流量密集区域成为了大量投放点,截至目前,呼市已投放共享单车超20万辆。
共享单车的出现,带给公众的便利毋庸置疑。而与此同时,一些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的“任性发展”和公众的“任性使用”,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部门约谈现有投放量减50%
对此,交警、城管、交通部门多次约谈单车企业,交通部门要求哈啰、青桔、美团按照现有投放量减量50%,减量后投放量分别为5万辆、3万辆、2万辆;小遛减量1000辆,减量后投放量为3000辆,喵行维持现有投放量1000辆。
但是,仅仅减少单车投放量就能解决乱象吗?如何完善停车管理制度,加强车辆停放点,特别是重点街区的车辆停放秩序管理,加大运营维护、动态监测和调度力度,提高管理服务意识;积极采用新技术提升管理水平,规范用户车辆使用行为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记者手记:
共享单车投放以来,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特别是地铁、公交不能涉及的地方,帮助人们实现了以车代步,但也是检验我们市民素质的“考卷”。
当你随意乱停车的时候,你是否想到了它阻碍了交通,阻碍了他人的正常通行?(记者温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