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内蒙古新闻网  20-07-30 10:01  【打印本页】  来源:人民日报

推动各种扶持政策形成合力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和影响,其中中小微企业受冲击最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必须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最活跃的市场主体,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关系亿万家庭的就业与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经超过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可以说,中小微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支持就业的重要力量。帮扶中小微企业,有助于稳增长、保就业。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毛细血管,在保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需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

  解决当前形势下广大中小微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需要在复工复产、资金支持、产业转型扶持、公共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力,尽快把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推动各种扶持政策形成合力。

  做好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有关部门应紧密跟踪商贸服务业、外贸出口、产业链加工、餐饮酒店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对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化作出研判,采取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积极了解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实际困难,尽可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促进企业恢复生产经营。

  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中的老问题,在疫情冲击下,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必须加大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专项扶持资金,增强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畅通资金传导链条、打通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引导和鼓励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受疫情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诸多改变,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应引导和鼓励中小微企业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加快转型升级。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帮扶、产业引导、技术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中小微企业积极调整经营思路,充分发挥“精”“特”“专”的优势,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新产业、新模式,实现转型升级。

  更大力度降低企业成本。大幅压减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自然垄断行业服务收费,进一步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有效降低市场主体实际融资成本。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将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等政策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

  (作者:陈海跃 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