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内蒙古兴安边境管理支队集中警力开展枪爆物品清查行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截止27日,收缴猎枪1支、各类子弹284枚,日伪时期遗留炮弹3枚,及时消除了一批边境辖区安全隐患。
7月27日,阿尔山边境派出所民警走访时,收到辖区居民江某主动上缴清理库房时发现的85发步枪子弹;7月26日,科右前旗绿水辖区牧民额某主动上交其父亲当民兵时遗留的56式7.62毫米步枪弹1发、5.6毫米运动长弹46发、64式7.62毫米手枪普弹18发;7月25日,满族屯边境派出所民警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时,在辖区某嘎查流水沟内发现猎枪1支、子弹81发;7月25日,科右前旗三岔边境检查站通过群众提供线索,在辖区通道上发现并收缴40发5.6毫米发令子弹;7月22日,伊尔施辖区居民王某在搬家过程中时发现疑似子弹物品,随后联系民警发现口径子弹13发。7月27日,科右前旗绿水边境派出所根据群众反映,在一处田地挖出2枚长约30厘米不等的废旧炮弹,23日,民警在走访期间,了解到辖区牧民在放牧时发现疑似金属物体,通过现场处置,民警发现长约50厘米、直径15厘米的废旧炮弹,经初步勘验,该3枚炮弹系侵华时期遗留,引信已经损坏,但内部装置完好,受到剧烈撞击仍有爆炸可能。目前,收缴的枪支、子弹、炮弹已分类封存,待鉴定后集中销毁处理。
据了解,清查行动开展以来,该支队突出走访宣传与调查排查双管效应,增强对枪爆物品的收缴力度,最大限度的压缩非法持有、私藏枪爆物品空间。同时,积极发动“雪城义警”、“守望草原巡防队”等群防组织深入边境一线牧区、林区作业点,开展危爆物品管理法规宣传,提升广大群众对私藏枪支弹药和危爆物品危害性的认识,着力提升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包青松 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