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贾奕村)8月1日,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揭牌仪式暨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新闻发布会在牙克石市举行。
发布会对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成果和内蒙古森工集团发展改革成果进行介绍。据悉,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碳汇当量为2329.58万吨/年,折合成二氧化碳为8541.79万吨/年,相当于吸收了内蒙古自治区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7.26%,占内蒙古全区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二。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国有林区之一,为中国最大的寒温带原始森林,自1952年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累计提供2亿立方米优质木材,栽植2000万亩人工林,森林资源面积837.02万公顷,占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资源面积的32.01%、森林蓄积量的61.62%。根据2018年全国森林资源第九次连续清查结果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覆盖了约1000万公顷的林地范围,保护了799.51万公顷天然林资源和37.51万公顷近自然森林资源,森林蓄积9.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8.39%,与林区开发初期相比森林面积增加200.5万公顷,森林蓄积增加3.4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增加18.26个百分点。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提供了4.6万余人的直接就业岗位,天保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辐射惠及到林区全社会20多万人。
截至目前,林区有自然保护地60处,包括自然保护区8处、森林公园9处、湿地公园17处、湿地保护小区26处,保护地总面积225万公顷。其中,停伐以来新建保护地36处,包括5处国家湿地公园、5处省级湿地公园和26处湿地保护小区,面积43万公顷。根据生态区位、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通过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方式保护湿地资源,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完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体系,湿地保护率从停伐时的16.77%提高到目前的52.61%。
据了解,内蒙古森工集团精准量化绿水青山生态建设成效,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绿色价值核算结果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6159.74亿元/年(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5298.82亿元,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860.92亿元)。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绿色水库”总价值为1646.94亿元/年;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绿色碳库”总价值为1071.75亿元/年;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净化环境氧吧库”总价值为1024.98亿元/年;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总价值为1246.95亿元/年,生态保护成效走在了全国前列。
发布会后,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揭牌仪式,该公司正式挂牌运营。